第356章 刘秀获释

“很好,十三,你做得很好。”王铈赞许地点了点头,“我们不能让邓晨有任何可乘之机,一旦他进入宛城,我们就要立刻行动。”

王十三领命,他知道这项任务的重要性,也明白这将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较量。他迅速离开王铈的房间,去安排和检查监视城门的人手,确保万无一失。

王铈独自留在房间,他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的夜色,心中暗自思忖。他知道,只要掌握了邓晨的行踪,就能够更好地布局接下来的行动。而王十三的效率和能力,让他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充满了信心。

邓云急匆匆地穿过宛城的街巷,心中焦急地想要找到李通,希望能够借助他的力量营救刘秀。然而,当他到达李通的住所时,却只见大门紧闭,空无一人。邓云心中一沉,却不知李通早已行动起来。

原来,李通在得知刘秀被抓的消息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找到了昨天酒舍中的豪绅子弟。这些子弟,虽然出身显赫,但多数对王莽新政心存不满,对刘秀的义举心生敬意。李通将刘秀的遭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们,言语中满是愤慨和不平。

豪绅子弟们听后,无不义愤填膺,纷纷表示要出手相助。李通见状,立刻提议联名保人,以示团结。他拿出一份丝帛,让众人依次按上手印,作为保人的决心和凭证。

随后,一伙人气势汹汹地来到了贼曹公署外。李通让众人在外等候,自己则带着联名保书,打头阵进入公署。他心中明白,这一去不仅是为了营救刘秀,更是对官府腐败的一次挑战。

公署内,当差的见李通气势不凡,又见他手中银光一闪,便知来者非富即贵,不敢怠慢,连忙进去通报。贼曹听闻是李通求见,心中一惊。李通之父李守乃京城宗卿师,名满宛城,贼曹不敢怠慢,连忙出来相见。

李通见到贼曹,先是一番寒暄,态度不卑不亢,然后巧妙地塞给贼曹两锭银子。贼曹见钱眼开,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连声道:“李公子大驾光临,有何指教?”

李通微微一笑,开门见山地说出了来意:“贼曹大人,我等联名为刘秀保释,还望大人行个方便。”说着,他将丝帛保书递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