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实的历史线中,朱棣趁着胡氏篡逆,派遣张辅一度收复安南。
张辅身材高大健壮,不苟言笑,性格刚毅威严,治军整肃,屹立如山,三次平定安南,威名远传海外。
但在当时名将凋零的大背景下,不可能把最顶尖的名将张辅放在那里。
最终导致安南得而复失。
这是一个莫大的历史遗憾。
杨士奇奉旨到了开平,朱棣问道:"张辅为什么没有一同回来?"
杨士奇答道:"皇太子殿下见张辅年轻伟岸,十分赏识,升他做了羽林卫千户,留在南京为国效力。"
朱棣对一旁坐着的张玉笑道:"世间的事就是这么凑巧,我原准备让朱能去送信的,恰好朱能崴了脚,才让张辅去,没想到允熥看上了他,活该他走运,不仅留在了南京,还升了千户!"
张玉亦是欣喜不已,"这都是王爷提携!"
朱棣淡然一笑,"是他自己的造化,不关我的事。"
杨士奇将朱允熥的信交给朱棣。
朱允熥在信中说,阿鲁台其人,狡诈多智,不过是走投无路了才诈降朝廷,将来缓过劲来了,一定会降而复叛。
他既然敢虚言诳骗朝廷,朝廷也不妨先将计就计稳住他。
要加大力气挖掘煤矿,煅烧水泥,能挖掘多少就挖掘多少,能煅烧多少就煅烧多少。
将来要修一条城墙,连通广宁、大宁、开平、忽兰忽失温、和林,将整个蒙古一分为二!
城墙要建得坚固、建得宽敞,要能够并排跑三辆战车,每三十里设立一个小驿站,每八十里设立一个大驿站!
将来要在黑龙江、兴安岭一带设立奴儿干都司,移民三百万至五百万,垦荒、种地、养马、屯兵,一旦蒙古人不老实,就通过这一道固若金汤的通道,予以镇压。
读到这里,朱棣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如果这一构想能够实现,那么危害中原两千年的北患就彻底消弭于无形了。
这可是远超秦皇汉武的功业。
这个大侄子,可真是古往今来第一个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