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算了算了,等会要去给学生上课,娇滴滴的少女可是没法镇住场子的。

收拾好后,赶往教室。昨天看了庄辰给的资料,给了她很多启发,打算今天尝试一下。

***

到了上课时间,学生到的差不多了。

宋瑾镇定地开口,“今天这堂课讨论导致抑郁症发生的其他因素。这些内容会比较杂,我们挨个讨论。”

“首先是免疫反应与抑郁症的关系。大家先说一下自己查到的资料。”宋瑾环视着教室。

“我查到的文献里,抑郁症患者的IL-1β、IFN-6、IL-6以及TNF-α等促炎因子的水平比健康人高。而在服用抗抑郁症药物后,IL-4、IL-8和IL-10等抗炎因子表达升高。”一个学生对着自己的电脑说。

“换一种说法,其实是外部压力,比如抑郁症患者遭受了长期的压力会导致脑中NF-kB、IL-6以及TNH-α等的表达增加,这些相关物质的增加会导致食欲减退和快感缺乏等。”

“另外抑郁症患者血液中的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水平不足。这些说明氧化应激也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有学生跟着补充。

“除了这些分子变化,还有大脑结构发生了变化。目前进行的大数据meta分析,发现相比健康人,抑郁症病人有一些脑区发生了改变。比如情绪相关环路中的扣带回、导叶、纹状体,杏仁核等脑区。”

“还有默认模式网络DMN的改变。这里面包括一些神经可塑性的改变。”

“还有前额叶、下托等结构。”

“……”

学生们纷纷参与讨论,宋瑾悬着的心稍微踏实了一些。上次课可能是个意外。

这个方向讨论的差不多后,宋瑾适时抛出了另一个方向。

“除去这些,你们应该有关注到最近比较火的肠道菌群。很多疾病,包括老年痴呆、帕金森都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而研究抑郁症的一些学者在抑郁症病人身上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对于这部分,大家先说说自己查到的资料。”

“刚才我们讨论的免疫系统中IL-6和TNF-α的升高可能就跟肠道菌群的改变有关。目前认为心理刺激和压力会增加肠道的通透性,比如我们熟知的应激性腹泻,很典型的例子就是考试前有些人会莫名其妙拉肚子。”

“这说明肠道是能感受到我们是否处于压力中的。肠道通透性增加会导致促炎因子进入血液,有一些透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激活胶质细胞,引起抑郁情绪。”

“有一篇文献很好证明了这一点,我刚才发到群里了。这篇文献是将抑郁症患者的粪便移植到无菌小鼠肠道内,最后发现无菌小鼠也表现出了‘抑郁样’行为,成功建立了‘人源化抑郁小鼠模型。’”

“……”

讨论了一会,宋瑾总结,“抑郁症不仅仅是神经系统发生了改变,其他系统也有变化,比如之前提到的HPA轴内分泌系统,还有今天讨论的免疫系统,这也说明人体有一套很复杂的运行体系,各个器官、系统之间关系很紧密。”

接着她走上讲台,打开PPT,“关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我们讨论了这么多,那接下来用两个实际案例来归纳总结这些机制。”

这两个案例是宋瑾昨天从庄辰给的资料里挑出来的,非常有代表性,很适合来总结这几堂课里讨论到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