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妇人都是农人出身,想来识字的人没有几个,她只能教些实在的东西给她们,而不是光说理论,不实践。
“有。”
“好,我明白了。”
现在北城街道,已经比前两年繁荣了一些,至少基本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比如她需要的粗粮就能买到。
包蓉认真想过了,虽然这些遗孀有朝廷发放的抚恤金,但那几十两银子的抚恤金,他们却是要花用一辈子的。
所以她不能教她们一些原材料非常昂贵的糕点手艺。
思来想去,最适合这些农人挣钱的就是她最开始做的粗粮糕点。
粗粮价钱相对于精面粉要便宜很多,而且大多数农人家里都种有。
只要花些时间和人力就能做成,也可以说是无本买卖,相信这些人都愿意跟着她学。
当天,包蓉将李子安交由元吉和元华看着,她则检查她之前写好的讲义。
再三确认没什么问题后,才将讲义用元华帮她做的布袋装好,明天带去北城司衙门。
包蓉的计划时,上午到北城司衙门授课,下午就在府里陪李子安。
而那些遗孀,可以回驿站休息,也可以留在北城司衙门研讨她们的手艺。
第二天吃过早餐,包蓉就带着元祥和元月坐着马车来到北城司衙门。
元吉和元华留在王府带李子安。
“下官见过翊亲王妃。”
包蓉刚下马车,北城司尹高炬就领着衙役们在门口迎接。
“尹大人不必多礼,人都到齐了吗?”
包蓉问道。
为了方便那些遗孀来上课,李天翊特意把人都安排在了北城的驿站。
驿站隔着两条街的距离,换算成包蓉前世的时间,走路也就十五分钟的路程。
“都到齐了,翊亲王妃里边请。”
尹高炬恭敬地请包蓉进衙门。
教室被尹高炬安排在衙门中庭的一间厢房里。
那里已经摆上了课桌和讲桌。
包蓉到门口时,见里边整整齐齐地坐着十八个人,十名青壮年妇人,五名年轻男子,确切来说,是五名少年,三名头发花白的老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