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此事后,晏府其他几个郎君,不忍让晏安一人前去,纷纷起了前去淮阴支援晏安的心思。被晏老国公训斥了一顿,这才安分下来。
“二哥不愿让表妹担心,可表妹不能不知道此事。” 晏三郎赶忙写了封信发往南阳,信中将晏安要去攻打陈邵的事情详细告知了姜娆。
和煦的春风吹面,庭院里花红柳绿,春意阑珊,风一吹儿,到处都是花香草香,不少侍女摘了花,放在帕子和衣裳里熏香。
姜娆清甜出声,“父亲,之前护卫女儿的那个侍卫去哪儿了,怎得换了个人?”
姜侯爷道:“ 之前护卫你的侍卫受了伤,一时半会不能下地。江琛武艺高超,为人正直,有他护卫着你,为父才能放心。”
既然姜侯爷这般说了,姜娆也不好再推辞,若她执意不让江琛护卫她,估摸着姜侯爷要询问原因,她又不能将做的梦告诉姜侯爷。
姜娆暗中下定决心,一定要提防着江琛。
若江琛无害人之意自是最好,若他有什么不轨之心,也好有所应对。
大军出发的时候,气温渐渐上升,不料没几日后,竟然来了一场倒春寒,起先是瓢泼大雨中掺杂着冰雹,然后又飘起了鹅毛大雪。
气温骤降,娇花翠木被冰雹砸的失去了光泽,在这种情况下,行军赶路受到了影响。
“他奶奶的,真倒霉,竟然遇上了倒春寒。” 石崇执意让将士们继续赶路,“南方形势危急,我们早去一日,便能早一日消灭陈邵。不过是下雪罢了,老子之前打仗的时候,浑身冻僵了也要坚持赶路,哪那么矫情!”
晏安则是相反的意见,“赶路疲乏,只有保证将士们有充沛的力量和最好的状态,到时才有精神作战迎敌。倒春寒虽未有寒冬时节凛冽,可在这种天气下出发,将士们冻伤是常事。”
石崇是武将,而晏安是文臣,大军还未出发处在准备阶段时,两人时有不同的意见。等上路后,更是时常起些摩擦,这不,这次就因着是否继续赶路而僵持不下。
石崇粗声粗气的道:“ 你有经验还是我有经验,我才是打过仗的武将。你不过就是读了几本书,还真把笔杆子当成刀戟了?照你这么个意思,以后是不是下个雨也不赶路了?反正咱们离开封没多远,要不直接返回去吧,干嘛还去打仗。”
晏安不见生气,心平气和的道:“ 石大人经验丰富,我自愧不如。然不是所有的将士如石大人这般雄伟刚毅。不仅将士们受不住,战马也是受不住的。如今慢上一些,是为了到时候不受耽搁。倒春寒持续不了太久,等到气温回升以后,再加紧赶路即可。”
“行吧,按你说的来。” 听了晏安那一两句马屁,石崇觉得通体舒畅,不愧是状元郎,还挺会说话的,石崇看着晏安顺眼了许多。
石崇乃一豪爽武将,最是看不惯那些长相俊朗的小白脸。
起初他颇是看不顺眼晏安,以为晏安没有行军打仗的经验,是个花拳绣腿的花架子,是来拖后腿的。
可是与晏安相处久了,石崇对晏安少了几分轻视。
晏安虽是文臣,然智谋双全,凡事尽心尽力,提出的建议仔细想一想也是合理的。
将士们找了个背风的地方安营扎宅,火堆上的火焰跳跃的很高,一旁炉子上的热水咕嘟咕嘟作响,驱散了刺骨的寒意。
雪花洋洋洒洒,地面上很快覆盖了厚厚的一层,昨夜下了一夜,到了第二日,雪还是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