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美国,袁荆在打了几场职业的综合格斗比赛之后,更直观地感受到了亚洲联赛与美国的差距。在亚洲,职业化最先进就是日本k-1,其次是韩国。泰国出拳手,但也许是由于国内经济条件所限,联赛水平并不高,很多泰拳运动员都会选择去国外,不过,混出名堂其实也不多。
袁荆同时练过散打和泰拳,是这一点让他轻松了不少。因为严格说来,散打和泰拳,都有不利于美国ufc综合格斗的致命的地方,两者综合起来效果会更好。
中国散打一直为人所诟病,甚至有人认为散打“只能靠规则取胜”,但是这十几年来,研究国际上先进的东西,开展比赛,取长补短,也终于都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散打,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其实并不是那么“暴力”,讲究一击之后迅速逃离,对力量的要求是最弱的,如果这样无法击倒对手的话,就采用抱和摔两种方式。散打比赛中,主要靠点数取胜,致使对手倒地而自己站立的重拳,其实只比击中对手多得一分,在这样的规则下,便没有人会轻易去尝试。而在大多数其他的比赛中,ko是被绝对鼓励,占绝对优势的,拳手数据中重要性仅次于胜率的一项数据就是ko率,因此,散打被认为并不贴近于实战。
而泰拳,主要是一种原地击打的运动,靠的就是硬碰硬。而职业化比赛,则更重视游走。因为,要想不成为活的靶子,就必须不停地移动。所以,要想适应美国的职业拳击联赛,泰拳,也有必须要改进的地方。
袁荆主要以泰拳为基础,进行了技术的改造。以泰拳为核心,而脚底下的功夫,则更多地依靠了散打作为基础。
在这里的第一场失利其实来得挺突然。
对手是一个高大的白人,在裁判没有注意的时候用轻佻的口气对袁荆说:“如果残奥会有舞蹈比赛的话,你真应该去。”
袁荆从中国,到泰国,再到美国,心态早已经不是一个暴躁狂傲的小伙子。
他听到这话,甚至并未感到生气。
对方白费力气,看起来倒似乎有些失衡。
在第二个回合中,袁荆一个肘击打到了对手的眉骨,之后又连续几个重拳,将对手打倒在地,获得了将对手锁在地上的机会。
袁荆用窒息性的技法勒住了对手的脖子,对手呼吸困难,主动认输。
袁荆站起身来,心想,不错的一个绞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