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笔收入加在一起大概四千左右,在我们这个城市,老两口生活已经足够,但要说富裕却是完全说不上的。而他们所认识的,当然也都是和自己条件差不多的。
邓家父母是老式人,所想的,也就是踏踏实实过日子,所以不管那男的什么条件,都愿意给自家姑娘说说。而在父母的反复洗脑下,邓姑娘也有点认命的倾向。
“你每个月拿这么多不能要求别人也拿这么多啊,都是两三千,四千已经是高工资了。”
“他能顾着他自己就可以了,反正你挣得多嘛。”
“你现在年轻不知道,将来你就明白了,人啊,是不能一个人过得,你说你将来生个病都没人照顾怎么办?敬老院?敬老院是能去的?那里的人要让你喝尿呢!”
“你再不嫁,等将来年龄大了,孩子都生不出来。”
……
邓姑娘虽然不和父母住,但每次回家必要有这么一番唠叨,从她过去到离开,主题思想就像改革开放的政策一样,那叫一个不动摇!
最厉害的时候,她家母上甚至不顾小卖铺的生意,直接就住到了自己的姑娘家,美名其曰是照顾女儿的生活起居,实际还是为了她的终生大事。
“我知道你忙事业,忙写你的那些东西,但那些事其实不重要,你将来还可以做,但这结婚啊,你也就这两年的时间了。你二姑说了,女人生育是有最佳年龄的,过了这个年龄不仅不好生,生出来的还容易是怪胎,你说你要生个缺胳膊少腿的以后要怎么办?你就算再能挣,够给他看病的吗?现在养孩子都难了,再养个那样的,你这辈子可要怎么过啊!”
唉声叹气的,就仿佛邓姑娘现在马上就要生出畸形儿了。
邓姑娘本性是一个浪漫的。文艺女青年嘛,总是会想一些缘分啊、爱情啊之类的东西。她虽然天天宅在家里,但一直坚定属于自己的缘分总会属于自己,哪怕她天天不出来呢,但若真是真命天子,那是从阳台上,也会掉到她家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