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给吐蕃和大齐都送来了议和书。
要说有些大臣也真是奇怪。当初不让裴清殊继续北上的是他们,现在裴清殊赢了,膨胀了的也是他们。
当初反对裴清殊征战北夏的那些人,现在开始反过来建议裴清殊继续去征讨大宛。要是能将大宛也吞并了的话,那大齐不就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大国了吗?
但裴清殊并没有接受他们的提议。
裴清殊并不是一个十分贪心的人。或者说,他是一个十分现实的人。
他认为此役能够解决北夏这个心腹大患,已经满足、甚至超过了他的预期。再一口气吞并掉大宛,这是不现实的。
所以他接受了大宛的议和。当然,是有条件地接受。
从此之后,大宛每年都要向大齐进贡马匹、香料、皮货和金银制品等贡品。
这于大齐而言,又是一笔极大的财政收入。
不仅如此,大宛还要允许大齐在大宛开书社、建书院,宣传中原文化。
裴清殊相信,只要有这些做基础,将大宛纳入版图,也不过是早晚的事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