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漾考虑的非常全面,除了民兵制之外,他还提出了“保甲法”。
“从这次人口调查就能看出,大齐的农民基数非常庞大,农户是所有种类的户口当中最多的。如果全靠官府来派人管理民兵的话,只怕会增大各地官府的负担。不如实行保甲之法,以十户人家为一保,在当地德高望重之家当中选一保长,来管理他这一保下头的民兵。五十家为一大保,设立大保长,起到督促民兵的作用。”[1]
公孙明附和道:“这个好!最好是选一些识文断字之人,这样还可以教那些不认字的老百姓学口号,鼓励青壮年参军呐!”
君臣几人越说越兴奋,越讨论,制度就越完善。
裴清殊是个行动派,在雍定元年的秋税收上来之后,便开始面向全国征兵。
与此同时,推行保甲法与民兵制。
秋税收上来之后,扣掉各种必要的之处之后,裴清殊又多了五百多万两的财政收入。
这听起来是一笔巨款,但事实上,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现在大齐国库里的银子并不能说是很多。
春税收上来之后,裴清殊在煤炭、冶铁、军备这条产业链上头投入了一百多万两。
兴建武学、并且在全国推广,花费几十万两。
彻底废除徭役制,雇佣流民,又是投入了好几十万两。
还有裁军后的安置费、新增士兵的军粮,等等,都要花钱、费粮。
最后算下来,现在大齐的国库还有七百多万两银,米一千万石左右。
和太上皇在位时捉襟见肘的状况相比,户部尚书龙启章等人已经觉得非常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