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现在天下太平,乞丐并不多。一共算下来,此地不到三四人。他们分散蹲在地上,面前放着豁口的破碗。
有的香客们会丢下一两个铜子儿,行个善事。
马车驶过,乞丐们懒懒地睁眼。看到不起眼的马车,重新闭目。他们在寺外,什么达官贵人的见多了,那华盖驷车都见过不少,自是没把驶过的马车放在眼里。
车轮在地上留下车辙,最边上的一位乞丐盯着那车辙发痴。她目光呆滞,曾几何时,她还是侯府贵女。出行自然是乘坐马车,呼奴唤婢,好不风光。
冬日的阳光依旧刺眼,她眯眼看着,再看看面前的破碗,里面躺着几个铜子儿。记得她还是侯府小姐时,这几个铜子连打发下人,她都觉得拿不出手。
而现在,却是她活命的根本。
她小心地倒出来,仔细地数着,数来数去都那几个。然后从怀中掏出一个旧荷包,把铜子藏进去。心里思索着,再攒一攒,或许就能熬过这个冬天。
而那些锦衣玉食,环佩叮当的日子,如今想来,恍如一梦。
孝善寺的竹林小屋中,一名年约五岁左右的幼童正在挖竹笋。
他穿着一身布衣,看着像是寻常人家的孩子,但眉宇间透着贵气,细瞧之下,不禁暗自心惊他的长相。
精致的五官,已能预见成人后的绝世天姿。他白净的脸上沾着不少的泥土,随着他小手到处乱抹,越抹越多。
幼童的身边,是一位年约四十的男人。男人慈祥地看着他,不时加以鼓励。
“外祖父,你说母后真的喜欢吃这脏兮兮的东西吗?”
“这东西看着脏,做熟了可是一道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