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页

其他的女子们见王妃一直问话,生怕黄衣女子入了芳年的眼,另一个绿衣女子抢着答道:“王妃娘娘,玉妃娘娘还说了。说王爷年纪不小,后院空虚,平日里连个知冷知热的人都没有。还说王爷膝下无子,特命民女们要好生侍候王爷,争取多生儿女,充盈王府。”

芳年这才注意到到绿衣女子,在一众人中,算是五官比较周正的。但个子太矮,显得极不起眼。

此女口齿伶俐,那么长的话说下来,颇为溜顺。

“你倒是记得清,之前家里是做什么的?”

“回王妃娘娘的话,民女家里是做小买卖的。”

芳年心道难怪,这嘴皮子就是比别人快一起。

她命三喜搬来一张凳子,坐着唤人上前询问。

这一番问下来,简直令人抚额。这些女子大都出自农家,还有流民的女儿,家里不是种地的,就是做苦力的。

就绿衣女子家境稍好一点,祖祖辈辈都是走街串巷的小贩。

众女鲜少见过贵人,之前十几年,见过最大的官就是村里的里正。宫里的圣旨一路传偏各地,他们的父母惊闻,高兴得连夸祖坟冒青烟。

要真是福星,那以后荣华富贵跑不掉,还能提携全家人。纵使不是,能进宫,说不定就能会大造化,总比一辈子在土里刨食强。

刚在宫里见了世面,就被赏到了王府,她们的心还是火热的,恨不得能马上爬上王爷的床,明天肚子就大起来。到时候母凭子贵,这辈子吃香的喝辣的,想想都美得很。

然她们被富贵迷了眼,一心得意自己生辰八字好,忘记了原本世俗的生存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