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使她下定决心的,是延兴五年冬的一场大阅仪式。太上皇为了彰显国力,在平城北郊举办了这场闻名天下的仪式。
太皇太后此时已经清晰地认识到,太上皇已经完完全全不受她的控制了。若她还想站在天下的最顶端,风光无限地活下去,太上皇不得不除。
承明元年六月,在某一个炎热的天气里,朝廷突然宣布戒严。京都平城气氛紧张,宫禁之中更是戒备森严。原是当日,太上皇应召前往泰安殿觐见太皇太后。结果伏兵突然一拥而上,瞬间将他擒拿住之后,将他强行软禁起来。
这之后不久,太上皇便病死于平城永安殿。
至于这位年轻的太上皇究竟是不是病死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太上皇死后,新帝年幼,太皇太后再次临朝听政。
此时的太皇太后已过而立之年,比之当年的青涩稚嫩,她的政治眼光已经更加成熟了。谢清意识到,这世上的感情总有逝去的一天,唯有权力是可以实实在在握在手心的东西。所以她下定决心,这一次她不会过早地让皇帝亲政。
有些东西,还是自己攥在手心里才更能放心。
太皇太后重新掌权后没多久,就给她的心上人平了反,报仇雪恨。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太皇太后虽然架空了皇帝,独揽大权,但她拥有非同寻常女子的政治智慧和杰出才干。
上位之后,她恩威兼施,处置贪官,奖励廉臣。
她手段狠辣,对于有谋逆之心的乱臣贼子,杀起人来她丝毫不曾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