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妹儿像个小仓鼠一样偷笑呲牙。

叶二婶瞅着有趣,却感到有人拍她肩膀,抬起头看。

原来是,在厨房里忙活完的叶妈妈,终于舍得钻出来。

她拿出一个小筲箕,里头装着小菜刀、锥子、剪刀、棉布、棉花、大头针,大把麻等制衣工具。家里的工具都被‘上缴’,队里或买或请打铁匠人,好不容易才凑齐两套,这可是秋冬必备品。

哪怕家里头有,明面上,家家户户都借着换着用。

甜妹儿不解问道:

“妈妈在做啥?”

二婶揉揉她脑袋,笑眯眯回道:

“你妈妈的手艺活,跟厨艺一样好,这是在给你爷爷奶奶做鸡婆鞋,特别特别暖和那种,到时候也给甜妹儿做一双。”

“鸡婆鞋”,是碧山村当地土话,指的是棉鞋。

用手工搓的麻线,纳成千层底的底子,再用保暖的布料作“里子”和“面子”,里子与面子之间,塞上一坨坨棉花。

它的暖和度,就像母鸡婆抱窝一样,因此当地趣称“鸡婆鞋”。

做一双鸡婆鞋不容易,从材料到人力,都得花费巨大心血。而碧山村的鸡婆鞋,基本都是做给家里老辈们穿得,多余可以给幺娃做一双,然后是其他娃娃,最后才轮到汉子妇女们。

村人们世世代代下地种田,年纪大后,落得一身毛病。除去胃痛、风湿、腰疼类,很多老太太在寒冷的冬天,手脚都会生冻疮,有的特别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