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霍听了,倒也没有露出不悦,语气和缓道:“不要紧,你同我说说,看到哪里了?哪些看不懂?”
谢翎答道:“看到了宣和二十四年,那一段似乎……与其他书上的记载有些许出入。”
闻言,元霍笑了,一双眼睛和蔼地看着他,道:“这不是看懂了么?怎么叫没看懂?”
他说着,想了想,道:“这样,既然你看懂了,我这里有一桩事情,正好交给你去做。”
“老师请讲。”
结合之前那位王检讨的话,谢翎已经隐约预料到了什么,果不其然,听元霍道:“这几本国史原本是编过了的,不过皇上并不满意,下了旨意要重修,如今是张学士在负责此事,你也过去帮着,我回头会与他知会一声。”
谢翎听了,恭声答是,元霍笑笑,道:“去吧。”
第 111 章
傍晚时候, 谢翎离开翰林院, 去了晏府一趟,晏商枝和钱瑞三个都在,见他来, 便笑道:“你来得正好, 苏阳城来信了, 有一封是给你的。”
谢翎面上立即露出几分欣悦来,晏商枝将信给他, 打趣道:“难怪几日不见你一个笑脸, 却是因为有信未到啊。”
杨晔也道:“你又不是不知道他那个性子,光听见他小媳妇的名字都能高兴半天。”
谢翎也不理会他们,拿了信,去到一旁拆看起来,那三人说着话,晏商枝忽觉气氛有些不对, 转头望去, 只见谢翎满脸阴沉,一双眼睛紧紧盯着手中薄薄的纸,就像是要用力把那信纸盯出两个洞来。
杨晔以气声问晏商枝:“他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