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三郎在京城逛悠一圈,便又回庄园了。
他还差天子三百把剑没交工。
炼铁的炉子是用的炼铜的炉子。
虽然铜和铁的融化温度不一样,但炼铜工艺很成熟,炼铜竖炉的材料是一种耐高温的土,经过试验,用来直接炼铁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第一次铸铁剑,没经验,他怕出事故,不敢大批量生产,只开了一个冶炼炉先少量地试验,待工艺成熟了,确定没问题,再批量生产。
他知道铁比铜造出来的兵器好,也知道铁是通过高温炼成的钢,但至于怎么配比、怎么炼,抱歉,专业不一样,不知道!
这一切都得靠冶炼匠慢慢琢磨。
他要办的负责提供资源,以及安排文职人员把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工艺,用文字和图画记载保留下来。
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只有推动整个社会一起前行,才能更快地有更好的生活过。
就如同,他如果不把织袜子的技术传出去,不开作坊,现在还得自己织袜子。
他把炼钢技术琢磨出来献给天子,如果天子的兵都换上了铁器,铜器自然就会像春秋战国时期那样逐渐退出战争舞台,投入到民用的怀抱。他就可以自由自在地造铜制生产工具,什么铺设管铜家里用上自来水呀,屋子里也放铜铸的大香炉呀。
不过,想法是美好的,发展是需要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