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琇也跟其他人一起附和。
太后稍稍消了点气,扫视众人一圈,重新露出了微笑:“好孩子,哀家并不是要吓唬你们,只是实在怕了。”她看了看李善文:“善文丫头,你有什么想说的么?”这是太后今日最重要的问话目标。
李善文连忙坐直了身体,恭谨回答:“善文自从接旨的那一日起,就知道自己该承担怎样的职责,也知道自己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善文深信皇长子品性为人,也不敢辜负太后与皇上的信任。善文会牢记太后的教导,绝不会让您失望的。”却绝口不提皇后如何。
太后却觉得很满意,又转头去问赵琇。
赵琇微笑道:“臣女也知道皇家媳妇难做,心中也羡慕过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日子。只是若有朝一日,世子让臣女失望了,臣女也不会如何。也许难过是有的,但日子还是照样得过。守住自己的心,让自己不要太伤心就行了。生活中还有许多可爱的事物等着臣女去发掘呢,倒也不必终生只围着一个男人而活。”
太后有些诧异,但随即又笑了:“你倒是个洒脱的,不过这样的想法很好。皇后若有你一半豁达,也不会落到今日的地步。”
赵琇笑而不语,她本就是这么想的。人生在世。又不是没有爱情就不能活了。皇后吃醋的最初。皇帝也没纳过妃子,是她自个儿没事找事罢了。退一万步说,就算皇帝真个纳了妃子。违了当日誓言,她也没必要把自己搞得这么难看吧?儿子女儿,娘家亲人,她似乎全都不在乎了。整天自怨自艾的,就算丈夫原本是专情之人。也会被她越推越远的。
赵琇如今倒是相信,高桢对她一片真情,但就算是在现代社会,她也不敢担保婚前彼此深爱的男人在婚后不会有出轨的一天。更何况是在这纳妾合法的古代社会?她嫁的还是一个位高权重、有权随心所欲地纳妾的宗室贵胄子弟。就算高桢日后真的纳了妾,她也没办法阻止。
但她不会让自己因为嫉妒而变得面目全非,大不了收回自己的感情。与高桢做一对相敬如“冰”的夫妻也就罢了。广平王府这么大,他们可以不住在一起。甚至一天都不必见一次面,那样的日子也不是太难熬。她可以找很多有趣的消遣来打发时间。
当然了,如今的赵琇尚处于热恋期,理智上她会产生这种想法,但是在心理上,感情上,她极之期盼这一切不会成真。
太后对赵琇的想法表示了肯定,接着又转向了其他人。她问汾阳王世子妃,世子妃结结巴巴地说了半日,就是想表达她是熟读《女训》、《女诫》长大的,知书达礼,会贤惠地侍候丈夫公婆,相夫教子,为丈夫纳妾,开枝散叶等等。什么妒忌呀,陷害小妾呀,妻妾争风呀,忽略儿女教养呀,所有的这些都是不应该的,她绝不会做!
这话倒也不错,就是中规中矩了些,还有些讽刺皇后的意思。也许汾阳王世子妃并没有这个意思,但在场的人里还有皇后的儿媳,这就显得不太合适了。然而太后此刻正恼着皇后呢,李善文也自知皇后不占理,因此没人说什么。
至于其他两位姑娘,说的话与汾阳王世子妃大同小异,比她略简单些,还很小心地避开了所有可能会惹皇后一方不高兴的辞句。不过赵琇留意到,那位传说中是某位郡王妃外甥女的姑娘,说那话时,眼神似乎十分不以为然,看来是不赞同汾阳王世子妃的话,但当着太后的面,又不好公然说出来。
赵琇低头微笑不语,她都看见了,太后虽没什么表示,但太后身边的心腹宫人,可是盯着那姑娘看了好几眼呢,也许会不太满意吧。
这个话题也没延续多久,很快太后就觉得满意了,重新提起了别的话题。赵琇等人正顺着她的口风说些凑趣的话,便看见有宫人进殿禀报:“太后娘娘,皇次子跪在殿外,求太后娘娘开恩,还皇后一个清白。”
太后的脸顿时就拉下了,她不大高兴地回过头:“他又来了?这究竟是想要gān什么?皇后明知道外头才下了雪,还叫亲骨肉来受这个罪,她也配做母亲?!”
宫人不敢抬头,只伏在地上不语。
太后生气地说“不见”,又要跟赵琇她们继续说笑,不料没过多久,宫人再度回转,跪着向太后道:“皇次子说,若太后娘娘不肯开恩,他就在殿前跪到您点头答应为止。”
太后拉长了脸,面色十分难看。她的亲信宫人立在她身后,小声劝她:“昨儿皇次子已是跪了大半个时辰,皇上来了才把人送回乾西五所去,太医诊过伤势,说是长久以往,必会伤及膝骨,日后极有可能会留下后患。今日才下了雪,皇次子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