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不能将此消息让李浩仪知晓,若是李浩仪知道此事,定会找到易鹤川的妹妹,借此威胁易鹤川。

许怀瑾找来块铁,将铁烧红,再将侍卫的五指都烫平,“滋滋”的烧肉声,让许怀瑾有些不适,身体止不住起鸡皮疙瘩。

烫完,许怀瑾也没有走,拿了条凳子坐下,守着尸体旁。

易鹤川处理好政事,他站起身走出书房,去前厅用膳时,偶然问起近侍张安,“许怀瑾还未回?”

张安伺候易鹤川许久,以前在边关打仗,易鹤川也带着张安,久而久之,张安也了解些易鹤川的脾性,能察言观色,知晓易鹤川的心思。

张安恭敬回道:“许大人还留在殓房未归,怕是想查清案件。”

易鹤川倒是不知许怀瑾如此勤奋,真是火烧屁股,被逼到无路可走,才会奋发向上。

易鹤川挑拣着膳食,吩咐道:“吩咐厨司,为许怀瑾准备些膳食,等会儿跟着我拿过去。”

张安不敢多问,他应声退下,去为许怀瑾准备膳食。

天刚黑,易鹤川用完膳,喝完一盏茶,才站起身往殓房走。

怕易鹤川看不见,张安走在易鹤川旁边,左手拿着漆木膳盒,右手提着圆形红灯,为易鹤川照明。

就着月色和扑闪的烛火,两人赶到殓房,夜已黑得越发浓烈,细听之下,还能听见蛐蛐在草木里叫得欢快。

殓房阴气重,若非无事,寻常人万般不会靠近殓房,站在殓房外,一股冷风吹过,张安身体打起寒颤,他畏惧地抬眸看向易鹤川,见易鹤川巍然不动,目光深邃地盯着殓房,张安羞愧的抖利索身体,挺直腰杆。

好歹也跟着易鹤川在边关见过不少尸体,可不能表现得太过害怕。

殓房中透出明亮的烛光,应是许怀瑾还在查案,易鹤川眉头微皱,许怀瑾的动作也太慢了些,在尸体上废如此多的时间,她还怎么查之后的事。

易鹤川上前推开房门,刚想说教许怀瑾,便见许怀瑾点了许多烛火,围成一个圈,她坐在里面脖颈上挂着大蒜,双手合十念念有词,“冤有头债有主,不是我杀你,是天杀你,有事上天找神佛,无事地狱找孟婆,轮回转世又一生,洗心革面重来过。”

易鹤川站在门口,神情有些怔然,许怀瑾好歹也在边关待过两年,虽未上过战场,可也见过尸体,她怎会怕成这副模样。

“许怀瑾!”

幽静的殓房,突然响起声音,许怀瑾猛然惊起,心颤地看向声音发出的地方,见是易鹤川,许怀瑾提起的心,徒然放下,还好不是妖魔鬼怪。

想起她摆的阵仗,许怀瑾羞赧地将烛火踢灭,又将脖颈上的大蒜取下来,难为情地问道:“大人,怎会来此地。”

易鹤川睨着眼睛看她,凉声说道:“本官若是不来此地,你是否要在此摆阵,再烧一次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