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崇昭不太高兴:“这也是三郎你准备写的戏曲吗?”
谢则安一向实诚:“不是我写的,我也是听来的。”不管别人信不信,他写出的这一类“作品”都会声明偶然听谁谁谁说起。至于别人再来问这个“谁谁谁”到底是谁,谢则安只能说“萍水相逢,没问其他”。
虽然这个时代不会有人拆穿他,想想还是良心不安啊。
《唐明皇》确实是不错的素材,可以以史为镜,把不少事例编进去给赵崇昭当戏听。不过这戏可不能往外演,只能专门给赵崇昭专门排来玩玩,要不然一不小心又会被骂得狗血淋头。
谢则安笑眯眯地问:“你想听?”
赵崇昭去过梨园,心被勾得痒痒的。这年头娱乐少,能有这么个新鲜的乐子可玩,赵崇昭怎么可能满足于只看那么一场戏?他果断地回答:“想!”
谢则安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洗脑机会:“那我叫人给你多排几场。”
赵崇昭点点头。听戏不是他的重点,他来可是有正经事的:“三郎你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谢则安想了想,没想起来,诚实地摇摇头:“不记得。”
赵崇昭:“……”
赵崇昭说:“三郎,今天是你的生辰!”
谢则安一怔,说道:“我不太讲究这个。我还年轻呢,过什么生辰,那不都是七老八十的人过的嘛。”
赵崇昭才不信他的鬼话:“三郎你不是年年都有给我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