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英听到谢则安的话,恍惚间想到了许多事情。
他半生戎马,见过的生离与死别比谢则安不知多多少,有一瞬却觉得站在自己面前的谢则安也经历了相似的悲欢离合。
谢则安这些话实在不像是他这个年纪会说出来的。
难道身怀鬼才的人,竟连人生悲喜也参透得比别人早?
赵英问:“你当真不后悔?”
“父皇你就别问了,我这人很容易动摇的。”谢则安面带羞涩,“日后要是还有机会享那一品富贵,您可别指望我推辞,我肯定会一口答应!”
赵英被他这声“父皇”噎住了,再看谢则安那一如往常的“腼腆”模样,简直觉得刚才那种感觉都是自己的错觉!
赵英说:“你才几岁?这就想着当一品大员了,心可不小啊。”
谢则安微微一笑,并不说话。
赵英说:“三郎,让我看看你能做到什么程度。”
谢则安一笑:“敢不从命。”
谢则安在赵英这边走了明路,赵崇昭马上在他的提议下行动起来。
谢则安挑选的人不是东宫里头的,而是朝廷中一个“清流”,叫方宝定。这家伙在地方任职时是有名的“铁面青天”,回京后在户部任职,结果因为太过耿直而受到排挤,一直在冷板凳上坐着。
谢则安看过方宝定历年的考核,轻而易举地发现这人在地方时他做什么事儿。当年方宝定还在西疆任过几年,政绩卓绝,在当地的民望和长孙凛不相上下。从方宝定屡断奇案的手段来看,照理说应该不是认不清时势的人才是。
这样的人怎么会一入京城就变成愚钝而不知礼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