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早朝不出九阿哥意外,果然是这信使开始说书,把场面说得生动极了,如临其境。
尤其他说到八阿哥原本想靠近一点,然而守卫们用羽箭招呼,根本不想沟通的样子。
索性他也就没费唇舌去劝城门的守卫,而是让人在不远处架起了几个大锅,然后开始煮肉。
用的还是马厨子给的菜方,搁了不少香料进去,一边煮一边烤,香味别提多浓郁了。
城内本来就缺粮食,虽然是紧着守卫来吃,他们也就勉强吃个半饱,有些可能半饱都没有。
肉是别想吃了,只吃点粥水就已经不错了,很多人最多喝点米汤,甚至是树皮野菜囫囵吃两口而已。
这样的肉香远远飘来,守卫都忍不住咽口水,更别提是城里那些饿着的平民百姓。
他们饿得都两眼冒青光了,闻着肉香都忍不住聚集在城门。
守卫驱赶了几次都不行,只能亮起长剑,挥舞了几下,才把百姓算是勉强劝退了。
但是他们还站在不远处,哪怕不能吃,闻着肉香也不错啊!
八阿哥带去的粮草里面就有肉,这些肉也虽然是熏过的,味道不如新鲜的,却能放得更久一点。
打了胜仗自然要好好犒劳士兵们,十四阿哥大手一挥就让人把肉几乎都煮了,余下一部分就被八阿哥带到城门前面来。
他优哉游哉让伙头兵做饭,一边坐在旁边慢条斯理吃了一串烤肉,别提多香了。
八阿哥一句话也不劝,就每天从早到晚,到饭点就来做肉吃,还在城门面前吃得津津有味。
守卫没几天就受不了,对着八阿哥大喊大叫,骂得可难听了。
八阿哥也不在意,依旧每天去,最后守卫都骂累了,饿得也骂不动,甚至有几个小兵开始蠢蠢欲动。
他们对城主没那么忠心,毕竟一家老小都快饿死了,眼看要没命了,还谈什么忠心呢!
守卫的亲属是被城主带走了,却不是全部,有些老弱病的,带过去不但要吃还要人照顾,甚至还得出药钱,城主当然不乐意了。
这些小兵要不是为了家里混一口吃的和药钱,哪里会当这个,原本对城主就有意见,如今看着八阿哥就有点心动了。
如果他们投诚了,偷偷打开城门,是不是家人就有救了?
哪怕不用药,有两口肉吃,就已经不错的。
看八阿哥是不缺肉的,每天烤肉,每天就带整一块过来切开,一看就不可能是昨天的。
昨天的那些被吃了,没吃完的都带走,第二天再带新的来,看得小兵们更眼馋了。
他们几个私下一商议,趁夜劝着几个守卫去休息,自己帮忙守夜。
守卫自然乐意,他们饿得要死,更是没力气,能有人帮忙守夜他们当然乐意啊!
哪知道他们睡下了,几个小兵就偷偷把城门打开。
八阿哥二话不说就直接把余下的肉赏了几人,派人知会十四阿哥带兵去城主府,把城主一抓,这城就拿下了。
这边拿下的消息传到隔壁城,那边的守卫还在迟疑,看见旁边守门的小兵一人一手肉吃的满嘴是油,毫不犹豫就开门的。
两城就这么拿下了,不费一兵一卒,就用了几块熏肉,简直是再划算不过的了!
朝臣听得是面色各异,只觉得八阿哥这夺城也太容易了一点,甚至可以说十分儿戏。
就用几块肉在外边引诱一番,这城门就开了,开什么玩笑呢!
四阿哥在下面听着,却知道八阿哥这样才是最好的法子。
用嘴巴劝,跟守卫说什么,说道理吗?
劝未必能劝住,就不必多费唇舌,来点实在得就好。
城内最缺粮食,一个个守卫都饿得面黄肌瘦,更别说是城里的百姓了。
哪怕守卫们能忍住,那些百姓估计是忍不住的。
再多熬两天,不是这几个小兵心动来开门,就是百姓把他们干掉来开门了。
可以说这几个小兵算是间接救下了其他的守卫,不然百姓都饿疯了,守卫们要稍微阻拦,必定性命不保。
十四阿哥留下士兵的口粮,其他的分成两份送去城内,勉强解决了粮食的问题,却远远不够。
他还搜刮了城主府不少仓库里的粮食,哪怕再多,城内的百姓依旧不少,只能撑十天八天,之后就缺粮了。
所以十四阿哥派信使过来,除了宣扬他和八阿哥的功绩,当然也是来讨要粮食的。
将军家没有余粮了,救命啊!
皇帝听得又好气又好笑,十四阿哥为了不浪费粮食养着那些城主,还私下发密信过来说已经就地处决了。
不然城主和一大家子,那么多张嘴总要吃饭,养着再送回来,那得吃掉多少粮食!
他们的粮食都不够了,哪里还能养着罪人,不如就地处决,还能解了百姓的心头之恨,让两城也能牢牢掌握回来,还能杀鸡儆猴。
两城的城主干掉了,总要派遣新城主过去。
然而皇帝没提,朝臣也不敢问。
早朝一下,皇帝照例把四阿哥叫到御书房来,指着桌上的两封密折道:“老四来看看,十四和老八今早送过来的。”
十四阿哥自然说的是私下处决两城城主的事,另外急需粮食,还有种地的良种。
因为太饿,百姓们不得已把种子都吃了,如今要播种是巧妇犹如无米之炊,根本没东西能种。
那边土地贫瘠,能种的东西也不多,却比什么都不种得为好。
四阿哥看完就放下十四阿哥的密折,拿起八阿哥的密折一看,不由满脸诧异。
八阿哥居然是请求皇帝,愿意暂时留在西境接手两城之事。
他竟然是过去之后流连忘返,这是短时间内不打算回京了吗?
八阿哥的意思是想做出一番成就来,镇守西境,打退阿拉布是重中之重。
阿拉布一日不死,西境就必然永无宁日。
镇守这里的城主尤为重要,要跟之前的两城主一样闭门不开,把自己饿死不说,还让阿拉布绕路后长驱直入,这样的城主有还不如没有!
边境三城,其实城内的人并不算多,大部分是守卫的家属跟着一起过来的,余下很少一部分是西域商人,再有来开荒的百姓。
不说后边两种,光是前面的,守卫愿意带着一家老小来镇守这里,最后碍于城主的命令不能出去杀敌,又眼睁睁看着一家老小差点饿死,这也太过了一些!
那些不听城主的话,想要打开城门冲出去杀敌的守卫,听闻都被押入大牢准备发落。
要不是八阿哥劝开了城门,十四阿哥带人把他们从牢狱中解救出来,很多就会直接饿死在牢狱当中。
他们都是忠心之人,就因为违背城主的意思险些丢了性命,实在叫人心寒!
八阿哥不至于跟四阿哥一样眼里容不下一颗沙子,却也看不惯这种事。
皇帝新选出来的城主也不能保证跟前面这两个不一样,哪怕刚开始是好的,后来呢?
龟宿在城里久了,没经历战争,是不是就渐渐变得胆小害怕起来?
而且当年把噶尔丹弄死,十几年后准噶尔部落休养生息后又壮大起来,还出了个阿拉布带兵攻打。
这次把阿拉布打死,还可能会有下一个。
如此反反复复的,让准噶尔部落再三打过来,还不如彻底绝了他们这个念想和实力。
八阿哥要做的就是花费数年也可能十数年的时间慢慢分化准噶尔部落,让他们再也生不出心思过来,又一再把他们的实力削弱。
趁着他们弱的时候分而划之,再挑拨离间,彼此引起纷争,内杠不断,就没能耐和心思再踏过来一步!
接下来,就是让准噶尔部落彻底消失!
皇帝感慨道:“朕亲征多次,噶尔丹死后,西境平静了十几年。原本跟着朕征战的将士老的老,死的死,当初镇守三城的城主也都不在了。”
换上这几个新城主,有两个还是这些老将的后人,可惜却不如他们上一辈那样胆大勇猛,甚至变得胆小而贪婪。
八阿哥说得没错,再挑选新的城主未必能比这两个还能好。
以前皇帝曾亲征数次打退准噶尔,那么八阿哥镇守西境也不是什么出格的事。
而且他还打算把准噶尔部落彻底分裂,分而化之,然后彻底让部族消失,这就需要很多时间慢慢来。
只是那边太苦,也不知道八阿哥是不是真能坚持下来。
皇帝知道这个儿子一直好强,总想做出什么事让他刮目相看。
这次皇帝还真对八阿哥刮目相看了,因为他要的是当城主来镇守西境,然后彻底绝了准噶尔部落以后再侵犯国土的可能,可以说是为子孙后代的百年安危鞠躬尽瘁了。
“朕打算派人送粮草和武器,让小十四把准噶尔赶得更远一点,把阿拉布彻底抹杀后再回京。至于老八,那就让他留在西境。”
不管如何,暂时确实没有更好的人选,让八阿哥试试也无妨。
若是八阿哥受不了,那就这边另外挑新城主过去接替他。
四阿哥只低头应道:“是,皇阿玛。”
皇帝看了他一眼道:“之前朕问的话,老四你的回答是什么?”
四阿哥毫不犹豫答道:“皇阿玛,儿臣的答案没有变。”
皇帝无奈笑笑,似乎早就预料到他的答复:“也罢,老四你跟朕总归是不一样的。”
他年纪大了,更注重的是名声,担心百年后会有人说自己苛责臣子。
但是四阿哥不一样,他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根本不在乎名声,更在乎的是这些臣子的品德和清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