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阿哥倒在草堆上,优哉游哉道:“而且就跟八哥说的那样,他一个人就能把朝堂闹成一锅粥,区区几个守城门的侍卫而已,八哥能拿不下吗?”
老李的目光更复杂了,一时不知道这对兄弟究竟是感情好呢,还是感情不好呢?
怎么十四阿哥说八阿哥的每句话都不像在夸,反倒像是在骂人?
他忽然坐起身道:“对了,此事得写折子回去告诉皇阿玛。”
皇帝知道了,估计四阿哥也知道了,十四阿哥就不用写两封信的。
折子八百里加急送到京城,皇帝看完就递给旁边帮忙整理折子的四阿哥:“老四来看看。”
四阿哥粗略一看,点头道:“八弟想必胸有成竹,试一试也无妨。”
与其跟两城的人死磕,消耗掉他们的兵力,还不如让八阿哥试试劝降。
只要让守卫打开城门,那么就能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两城。
皇帝深以为然,觉得八阿哥主动请缨,想来心里是有数的。
八阿哥在人心的猜度上确实比十四阿哥更擅长,这事该是能拿下来,就是需要时间罢了。
皇帝揉了揉额角,这些日子皇太后病了,他每天处理好朝政后就去探望。
皇太后不让皇帝进门,免得过了病气给他就不好了。
于是皇帝就隔着门陪着皇太后,时不时问太医,情况却不是很乐观。
皇太后身子骨一向不错,正因为不错,这次一病如山倒,忽然就起不来了。
太医不敢用太厉害的汤药,只能温补,皇太后却一天不如一天,眼看着就虚弱下去。
如今皇太后年纪不小了,算得上高寿,皇帝还是有些难过。
毕竟熟悉的亲人们一个接一个离开,如今就剩下皇太后了。
皇帝心情不是很好,也好在十四阿哥西征节节胜利,让他好歹能笑一笑。
只是皇帝年纪也不小了,一边担心皇太后,一边还有处理国事,就有点力不从心。
他就把四阿哥叫进宫里来,帮着把折子分门别类。
要是皇帝实在累了,就让四阿哥拿着折子念一念,然后再帮着在折子上面写上几笔回复。
偶尔皇帝还会问一问四阿哥的意思,折子上的问题怎么处置。
比如今儿的折子上就提及年羹尧,他已经是四川总督,被人密折状告收受贿赂。
收的贿赂并不算特别多,却因为有年羹尧镇守西关,才让西关数年来平安。
若是处置了他,一时之间不知道让谁来镇守西关,又会不会比年羹尧做得更好。
四阿哥沉吟片刻答道:“皇阿玛,儿臣认为绝不能助长此等风气。他们深受皇恩,得皇阿玛器重,就该洁身自爱才是。”
皇帝眯起眼问道:“那么老四认为该怎么罚?”
闻言,四阿哥毫不犹豫道:“立刻革职,押入大牢,然后斩首示众,以儆效尤,也能杀鸡儆猴。”
皇帝伸手虚虚点了点折子道:“年羹尧不说,身边小吏曾收过二百两银子,也该一样的处罚吗?”
四阿哥犹豫了一会点头道:“是,儿臣认为该一视同仁。”
皇帝皱了皱眉头,挥挥手示意四阿哥下去:“老四你再想想,明儿再来回复朕。”
见皇帝不太满意的样子,四阿哥只能起身告退。
皇帝看四阿哥走了,才对身边的李德全轻轻说道:“老四什么都好,就是太苛刻了一点。”
但是四阿哥有一点好的,他对别人苛刻,对自己也是一样,绝对的一视同仁。
而不是严于待人,宽以待己。
李德全只低着头,明白皇帝并不是问询的意思。
果然皇帝很快低头看了眼折子道:“不过老四有一点说得对,哪怕贿赂收得不多,要轻轻放过,以后谁都效仿如何是好?只要小心点别收太多被人知道,一个个不就翻了天去?”
这些人得惩罚,却不能真的跟年羹尧一样。
年羹尧那是封疆大吏,手里的权利因为贿赂偏向谁就麻烦了。
只小吏的话,最多是在主子面前多说两句好话罢了,倒也不必真的跟年羹尧一个待遇。
四阿哥出宫之前先去看了看弘辉,他在阿哥所住得挺习惯的,小脸瞧着也没瘦,面色不错,他这才放心了。
四福晋亲自做了些衣袍鞋子让四阿哥送进来给弘辉,弘辉摸着柔软的料子,针脚细腻,又是自己喜欢的颜色,就明白四福晋是极为用心的。
得知四福晋费了半个月才做好,几乎是日夜不停地做,弘辉就抿着唇道:“阿玛回去跟额娘说,仔细眼睛,可别累坏了。儿子在宫里一切都好,平日除了跟着高太傅上课,就是每天跟皇玛法请安。”
皇帝之前身体好的时候,会时常叫弘辉过来问几句功课,又留下他一起用饭,就跟平常爷孙两个一样。
兴致一起,皇帝还会握着弘辉的小手教他写字画画。
弘辉很喜欢这个玛法,得知皇帝最近身子不适,还特意抄经送去宫里的佛堂给皇帝祈福,希望他能尽快好起来。
后来皇太后病了,弘辉又抄了一份经书送过去。
高太傅因此特意停了功课,生怕弘辉因为抄经而累坏了。
皇帝知道后心里感动,毕竟四阿哥偶尔才会过去,不可能交代此事,是弘辉主动要抄经的。
孙子如此孝顺,他自然欢喜,又觉得四阿哥把孩子教得很好。
就是弘辉像足了四阿哥,做事一板一眼的,跟小老头一样,让皇帝有点哭笑不得。
这个年纪的孩子都皮得很,恨不得把身边人弄个人仰马翻,再翻墙上树也是不少。
谁知道弘辉安静得不行,也从来不折腾身边人,乖得让皇帝觉得他都不太像这个年纪的孩子,只以为四阿哥是个严父,才让弘辉如此懂事乖巧。
皇帝特意吩咐高太傅,只上半天课,下午的时候就让弘辉玩儿一会。
不拘玩什么,反正就是不能让弘辉只读书练大字写功课。
开始的时候弘辉一脸茫然,毕竟他从小就听着四福晋念书,然后努力背书,从来就没怎么玩过,如今让他去玩,自己都不知道要玩什么。
皇帝听说后心疼坏了,心里暗骂四阿哥不知道让孩子放松一点,就让人送了不少玩具过去。
比如九连环,比如万花筒,比如积木和西洋魔方。
弘辉刚拿到手还挺好奇的,只是九连环和魔方一会儿就玩熟悉了,万花筒看几次也差不多,积木也是玩几天就放下了。
他感觉玩这些没什么意思,还不如多看两本书的。
弘辉如今识字的速度很快,不太深奥的书都能自个囫囵看下来,大概意思也能看懂。
这还是高太傅不敢累着弘辉,压着没教得太快,已经让自己十分惊叹了。
他也能明白皇帝为何让弘辉玩儿,而不是拼命做功课,就怕弘辉天生聪慧,逼着自己拼命学,累着身子骨,那就得不偿失。
毕竟早夭的神童还少吗?皇帝不得不防着一点儿,但是看弘辉小脸上全是困惑,自己玩也玩不到哪里去,于是就把九阿哥叫进宫里来,交代他带着弘辉玩儿。
九阿哥满脸茫然,怎么让他带弘辉还是玩儿?
他就连忙问道:“皇阿玛,儿臣要带弘辉玩什么?”
弘辉不是在宫里读书学习,怎么忽然皇帝就让九阿哥带着玩儿去了?
皇帝看了他一眼道:“老九你不是最会玩儿的,弘辉年纪小,又特别懂事很爱学,累了也不自知。朕怕他把自己累坏了,只上半天学,余下的时间就好好玩儿,弘辉却不知道该玩什么,你带着去就好了。”
九阿哥觉得皇帝这是骂人吧,他怎么就会玩儿了,明明最近有好好办差的!
他摸了摸鼻子,只好应道:“是,儿臣遵命。”
九阿哥一出来就去找弘辉,这会儿弘辉已经吃完午饭睡了一会起来,看见他就赶紧行礼:“侄子见过九叔。”
难怪皇帝担心弘辉学累了,看榻前都放着书,更别提是书桌上,满满当当全是书!
这小子不会是吃饭睡觉之外都在看书写字吧?
九阿哥看见书桌上写好的大字,厚厚一叠,也不知道弘辉写了多久。
弘辉就道:“九叔,这是侄儿给太玛嬷抄的经书,希望她能尽快好起来。”
九阿哥感慨,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难怪那么得皇帝喜欢,他瞅着也很喜欢啊!
要是他跟九福晋有这么个乖巧的孩子,哪里需要他每天勤奋读书,巴不得带着人到处玩儿!
九阿哥摸了摸弘辉的脑袋道:“走,九叔带你出去玩儿。”
九阿哥不敢真的带弘辉去街上,人多嘴杂,谁知道会不会有危险。
更别提是那么小的孩子,可能会有拍花子在。
弘辉真的丢了话,他是万死都难辞其咎的。
所以九阿哥就把弘辉带到自己的府上,把珍藏的那些好玩的东西都拿了出来。
他特地腾出了一个大院子,专门放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