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第 38 章

九阿哥看天看地,就是不看十三阿哥,若无其事转开话题:“正好我们几个都在,不如晚上一起吃饭,也算是给十三弟送行了。”

十阿哥气喘吁吁点头,十四阿哥也应了,这顿饭就定下了。

十三阿哥在旁边笑,就没对九阿哥刨根问底。

九阿哥偷偷松口气,吩咐跑腿的太监去厨房在晚上要了一桌好菜送来。

他要大荤菜,厨房第一道就送来金银肘子。

这里的金银就是用金色的火腿和玉白的新鲜猪蹄,做法不难就是麻烦,光是火腿就要泡上至少两个时辰才能开始做。泡的时候还要隔一会就换上新的清水才行,不然就白泡了。

新鲜猪蹄也得在火上细细烤了,这才能去了腥味,又能清洗得更干净。

可以说这道菜就把御膳房累得人仰马翻,还只有这一道菜不够,另外又送来一道胭脂鹅脯和一道红烧狮子头。

又上了一道糖醋萝卜来解腻,萝卜削皮后切成薄薄一片,薄得能透光才行,然后一层层绕一圈叠成花朵的形状,在周围浇上糖醋汁,仿佛是在水中的荷花盛开一样好看。

酸酸甜甜的味道,口感又清爽,把之前吃的大肉那点油腻都给去了。

四个小伙子胃口好,御厨那边又送来一道荠菜鱼片,一道火腿鲜笋汤,还每人一碗三鲜虾面。

一碗面条下去,他们总算是吃饱了,吃得还挺满意,九阿哥随手就赏了厨房跑腿送菜的小太监,也赏了御厨,实在大方得很。

等菜都撤下,十阿哥捧着普洱茶有些感慨道:“我怎么觉得御膳房这菜做得比之前好了?”

九阿哥就笑道:“能不好吗?我们隔三差五去四哥府上用饭,对那边厨子的手艺赞不绝口,御厨们能不上进起来?”

毕竟当初马厨子在御膳房的御厨里边手艺并不算最好的,只能说中等,如今跟着四阿哥出宫开府,居然手艺大有长进,连宫里的阿哥都被吸引着出宫去用饭了,御厨们还要脸面吗?

他们为了争一口气,当然也得上进起来,使出浑身解数做好吃的来留住阿哥们的胃。

十三阿哥笑笑道:“这样也好,不然御厨总是就那么两三样菜式来回送,味道虽然好,吃多了也挺没意思的。”

两三样是夸张了,毕竟御厨哪敢真的怠慢阿哥们,却也谨慎得很,不敢随意换菜式,免得阿哥们不喜欢就麻烦了。

只能说是无功无过,宁愿阿哥们吃着不讨厌,却也不敢尝试新的菜式,万一不喜欢呢?

如今御厨们胆子算了大了一点点,也知道换菜式,还知道该怎么换的。

九阿哥捧着茶盏也叹气道:“四哥这一出门,我们又好久不能上门去用饭了。”

只有四福晋在,他们几个阿哥就不好上门拜访了,更别提是留下用饭的。

这次去五台山,四阿哥并没有带任何女眷,毕竟时间不长,又是正月大冬天的时候,外边实在太冷了。

四福晋要照顾弘辉自然是不可能跟着出远门的,宋格格身子骨不好不能冻着,李格格倒是挺想去的,可是女儿也小,冬天带着出门也不合适。

耿奕和钮钴禄格格的身子骨好,人也年轻。

但四阿哥还是担心冻病就不好了,这年头染上风寒就麻烦的。

耿奕也是不怎么想大冬天出门,哪怕不怕冷,谁喜欢在外边冻着啊!

屋里有地龙,她穿着轻薄的衣服舒舒服服在家里宅着不香吗?

当然她还是表现了一下对四阿哥的依依不舍,让他好好照顾自己,注意身体云云。

皇帝挑了个吉日,又是晴天的时候带着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出发了。

耿奕想着一个月的时间其实很快,转眼就到了,捧着温热的奶茶喝了一口,甜丝丝的味道在舌尖萦绕。

手边的茶几上还有胡嬷嬷准备的点心,另外角落的炉子上温着羊奶,随时能泡奶茶用的。

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实在太荼毒人了,更别提大冬天在地龙的屋子里舒服得让人昏昏欲睡,耿奕顺势倚在软塌上眯了一会眼,感觉这日子舒服是舒服,就怕开春的时候会胖一圈,原本衣服都要紧了,或是要穿不下的。

她随口跟如玉说了一句,如玉就笑道:“格格不必担心,开春的时候让绣娘再做几件新衣就好了,原本每年就要做新的,也是正好。”

耿奕想了想也是,一年要做四次衣服,每季度都能换,她胖了瘦了其实都没什么大碍,中间再让绣娘来做新衣服就好了。

不过她捏了捏腰间一点点肉,还是觉得不能太放肆比较好。

躺吃的时候是痛快了,回头要瘦一点就不容易的。

耿奕懒洋洋的,不是吃就是睡,钮钴禄格格都看不下去了,带着女红过来找她一边做一边聊天,免得耿奕无聊了。

她还真的挺无聊的,有钮钴禄格格过来陪着聊天是再好不过了。

钮钴禄格格手里做的是一条腰带,不用说肯定是给四阿哥做的,上面的绣纹相当繁复,耿奕看着就眼疼,感觉手都开始疼了。

做这个也太为难她了,耿奕就打算做个简单点,比如荷包什么的。

反正不急着做只是打发时间,她就做一会吃点东西喝点什么,一天下来可能都没动几下针线,钮钴禄格格看着都笑了:“耿姐姐这样,一个月可能就做好一个荷包了。”

耿奕也笑,有点不要脸地打趣道:“没事,也算是慢工出细活了。”

两人正说着话,外边胡嬷嬷就进来小声道:“格格,刚福晋请老大夫过去看弘辉阿哥,听闻是小阿哥有点咳嗽,福晋十分担心。”

这年头小孩子咳嗽都是一件大事了,耿奕也有点忧心,不过想着老大夫过去了,应该没什么问题的。

老大夫过去看病,弘辉年纪太小,把脉是看不出来,只能看脸色和问询照顾的人。

廖嬷嬷就忧心道:“小阿哥夜里咳嗽得有点厉害,口倒是不渴,不会叫着想喝水,身上没发热,就是有点怕冷,穿了好几件衣裳在地龙的屋子里还会哆嗦。”

闻言,老大夫摸了摸弘辉的额头,穿这么多衣服也没见出汗:“来,小阿哥给老夫伸一下舌头。对,张嘴啊——”

弘辉乖乖伸出小舌头来,老大夫看了几眼就让他收回去了:“舌苔白,寒气重,小阿哥该是染了风寒。”

四福晋一听就紧张起来:“风寒?那弘辉要吃点汤药,还是捂着发汗就好?”

老大夫也头疼,毕竟这么小的孩子,汤药太苦根本喂不进去,哪怕再乖的孩子也受不了那个药味的。但是不喝汤药的话,光是捂着发汗也不行,没见弘辉穿着那么多也不出汗,明显是捂不出来的。

而且是药三分毒,那么小的孩子喝药也不合适,他就道:“可以喝点姜汤试试,实在喝不下去,那就吃点药膳看看。”

对药膳这方面,老大夫就不太擅长了。

四福晋有点头疼,这大过年的去宫里请御医也不好,就试着让廖嬷嬷煮了姜汤过来喂给弘辉。

弘辉乖乖张嘴,喝了一口就两眼冒着泪花,扭过头就是不肯再喝一口了。

廖嬷嬷哄得一头汗,还是没能让他喝第二口:“福晋,这里面已经搁了点糖了。”

言下之意,她这搁了不少糖的姜汤都喂不进去的。

弘辉这会儿又咳了起来,小脸咳得满脸涨红,根本停不下来。

四福晋实在发愁,又尝试着喂点水,然而弘辉一直咳嗽个不停,她急得一头汗,就赶紧让人去宫里请太医。

太医很快赶过来了,给弘辉看过后,诊断跟老大夫差不多,就是风寒了。

小孩子汤药是喝不进去的,就只能喝姜汤,太医就尝试着加点别的,比如多加蜂蜜,或者放甘草进去,弘辉勉强喝一口就拼命摇头,然后他还使劲咳嗽,这咳得四福晋心都要碎了。

太医亦是束手无策,他是能看病,也对症下药了,但是弘辉吃不进去,大罗神仙也没办法啊!

他想到之前皇太后的病就是耿奕做的药膳治好的,就让四福晋去请耿奕过来试试了。

耿奕刚进门,就看见红光在弘辉的脖子上转了一圈,最后还钻进心口去的。

她在路上听老大夫简单解释,就明白弘辉这是风寒入肺了。

看着没发热不严重,反而是最危险的。

毕竟发热后容易出汗的话,病症还能消退一些。

如今不发热,病毒都憋在身体里面不发散出来,反而会越发加重了。

这就跟遇到交通事故,要是有人浑身是血,人还清醒,那还不算最严重的。

最怕的事一个人表面看着没什么伤口,人也醒着,仿佛什么事都没有,那才是最危险的,分分钟是内出血而浑然不知,转眼就可能倒地不起,不抓紧时间是救都救不回来!

耿奕琢磨了一会对症又适合小孩子的药膳,最后定的是蜜饯萝卜梨。

这道药膳里的萝卜和梨子都是能润肺化痰,还能顺气平咳,最是对症不过了。

然后用的少量的白萝卜和一个梨子,里面还添了蜂蜜,吃着甜丝丝的,小孩子也能吃得进去。

她把这药膳一说,太医摸着胡子琢磨了一下点头道:“不错,这药膳对症,对小阿哥也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