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 22 章

至于送给皇太后的,福晋的建议是选佛香。

皇太后如今也是颐养天年的时候,也不爱插手后宫的事,甚是喜欢在佛堂呆一会儿。

未必真是念经抄经什么的,胜在清净,而且也能给自己找事做,打发一下时间。

偶尔还会请护国寺的主持带着几个师傅过来唱经,听一听心里也能平静下来。

正好皇太后有请,她就加紧时间全都做好,然后带上这些玉容膏跟着福晋去宫里了。

引路的宫女换了人,却是皇太后殿内伺候的,对福晋和耿奕的态度毕恭毕敬,比之前更要好。

两人过去行礼后,耿奕悄悄偷看一眼,发现皇太后的面色比之前要好多了。

发现她偷瞄的小动作,皇太后就笑着招手道:“站那么远做什么,耿格格过来我身边也能看清楚点。”

耿奕就顺势过去,然后笑着道:“太后娘娘这面色红润了许多,夜里是不是睡得踏实多了?还是院首厉害,这才几天功夫,太皇太后就好起来了。”

皇太后笑道:“确实感觉身子骨舒服多了,夜里也能睡得好一些,人就精神了许多。也亏得你早早发现,院首的意思是这毛病不大,拖得久了就麻烦。”

院首也是有些后怕,后边一天两次往这边跑,每次都要把脉许久才能放心。

吃食更是亲自过问,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的,院首都要去厨房提耳命面,细细检查一遍,还试吃两口,生怕御厨做了什么皇太后不能吃的东西,别提多紧张了。

院首因为太担心,于是让厨房送来的都是清淡的吃食。

是真的清淡,淡得舌头能出鸟那种,没滋没味的。

原本皇太后年纪大一些了,味觉不就不如年轻时候敏感,所以会喜欢吃口味重一点的吃食,才能吃出味道来。

如今好了,院首给吓了一跳,什么有滋有味的菜式都不敢上,皇太后的胃口还不如以前,把栗嬷嬷都急坏了。

正好福晋和耿奕今天过来了,栗嬷嬷就道:“太后娘娘夜里睡得好了,胃口却不如以前,耿格格可看出什么来了?”

耿奕诧异,看着皇太后的脸色就不像是食欲不振的,等问过后就有些哭笑不得。

院首是草木皆兵了,送来的吃食全是少盐少油还没什么肉的,什么味道都没有,谁能吃得下去啊,皇太后胃口能不差吗?

偏偏院首还是好心,担忧皇太后的高血压,索性一杆子打翻一条船,把所有都禁了。

皇太后明白为了保重自己的身体,不让皇帝继续担心,就该老老实实吃这些清淡的饭菜,就是味道实在太淡了,她是有些吃不下去,勉强吃一些,食量就远不如以前了。

刚开始还行,身体还没反应过来,但是时间长了,总没吃饱对身体也不好。

而且吃个东西这么郁闷,久而久之胃口只会更差了,想到要吃没滋没味的东西,估计连吃的都没有了的,心情不好自然会影响到身体。

都说身心身心,身体会影响心情,心情自然也能影响身体的。

耿奕就斟酌着道:“不如这样,妾手头有几个吃食方子,正适合太后娘娘这时候用,太后娘娘不如试试看?”

皇太后就笑着点头道:“那敢情好,就是这些吃食……它好吃吗?”

耿奕就笑了:“自然是好吃的,妾别的不说,这舌头是挑剔得很呢。”

皇太后就喜欢她这个耿直爽快的性子,笑着道:“也不必去御膳房那边那么麻烦,慈宁宫就有小厨房,平日也有御厨在的。”

食材什么也是准备妥当,皇太后什么时候想吃点热的,小厨房就能送来。

很不必从御膳房那边送,大冬天哪怕努力保暖,离得不近,过来的话吃食总会有些凉就不好了,皇帝索性在慈宁宫设下小厨房,派了两个御厨来,皇太后什么时候想吃就吃,很不必跟着御厨房那边了,也不用派人去跑腿那么麻烦。

栗嬷嬷亲自带着耿奕去小厨房,两个御厨连忙过来行礼道:“不知道栗嬷嬷和耿格格有什么吩咐。”

两个御厨是知道耿奕上回来慈宁宫一趟,就看出皇太后身体不适,后来还得了皇帝的赏赐,自然是礼数周到的。

耿奕说西,他们是绝不会往东去。

原本耿奕还担心自己使唤不动宫里的御厨,有栗嬷嬷在可能会好一点。

谁知道她过来,栗嬷嬷都不用发话,两个御厨就围着自己转悠。

耿奕说了一道点心一道汤两个菜方,两人就一个劲点头,还夸这菜方怎么好怎么妙,把她都听懵了。

如今宫里人都这般和善,耿奕印象中那种使绊子啊,鼻子朝天啊,眼睛在头顶上之类的情形是一个不见了?

栗嬷嬷看两个御厨带着徒弟们开始忙活了,耿奕还一副没回过神来的模样就笑道:“他们哪里敢不听话,最近做的饭菜不得太后娘娘的心意,吃得比之前少,御厨比谁都要担心。”

御厨又不是真的铁饭碗,他们没能做好吃的给皇太后,时间长了,皇帝可不管是不是院首的吩咐,该发落的时候是一点都不手软,也可能是直接换人。

在慈宁宫的小厨房比御膳房还轻松,只要伺候皇天后一个人。

偶尔有人过来做客,御厨才要做点心什么的,工作不累,福利又高,皇太后又是对宫人极好的,基本上没犯大错就不会责罚,过年过节收到的赏赐都不少。

而且在慈宁宫干活,哪怕一样是御厨,地位都比一般的御厨来得高。

这么好的工作,他们哪里舍得丢,绞尽脑汁想把吃食做好吃点。

但是院首这不让用那不让放,御厨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什么都不放怎么能做好吃的呢!

好在耿奕来救他们于水火之中,御厨当然用心了,要皇太后真胃口好了,他们给耿奕磕几个头道谢都乐意的!

耿奕要做的一道点心是菊花山楂糕,菊花和山楂对高血压都有好处,做成糕点味道也不错,带着菊花淡淡的香气,又有山楂的酸甜,正是开胃的点心。

山楂的量放得少一些,就不会太酸,也不必放太多糖进去了。

而且糖是换掉的,耿奕让御厨把稀释过的蜂蜜水放进点心里面,就不必担心糖分超标对身体不好了。

做出来的点心主体是金黄色的,上面点缀着红色的山楂碎,色香味,色在前,当然点心好看才让人胃口大开。

果然这道点心先上,皇太后尝了一口后不住点头道:“不错,酸酸甜甜的特别可人,这糕点瞧着也好看。”

点心做得不多,尤其做得很小,一口能吃一个,一碟只有三个,吃完了也不会觉得撑。

皇太后吃完后还有些意犹未尽,原本感觉不饿,吃完后反而感觉胃口开了,肚子也开始有些饿了。

正好小厨房那边就上了第二道菜,是玉米烙饼。

玉米原本就是甜的,碾碎后放在饼子里面隔水蒸,吃着口感有些甜丝丝的,衬着软软的饼子正好入口。

做的也是两指宽,一碟依旧只有三块。

皇太后看着栗嬷嬷回来了,指着盘子无奈道:“耿格格这是喂猫呢,这一盘就没几个,吃完后就没饱。”

栗嬷嬷就笑道:“耿格格准备了好几道菜呢,要是一道就让太后娘娘吃饱了,后边的岂不是吃不下了?”

皇太后不由起了兴致,见耿奕还没回来就好奇道:“耿格格交代几句就好了,怎么还留在小厨房那边,两个御厨是榆木脑袋,需要耿格格盯着才会做了?”

闻言,栗嬷嬷就答道:“太皇太后可冤枉御厨了,只是耿格格不放心,打算盯着一点儿,免得御厨做出来跟她说的不一样,生怕不够可口让太后娘娘吃不下了。”

皇太后无奈一笑:“这孩子也是个爱操心的,跟老四是一模一样。“

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吗?

过了好一会,耿奕才从小厨房回来,后边跟着两个御厨,还有太监端着菜进来。

皇太后招呼她赶紧坐下,生怕耿奕累着了,让宫女又是上茶又是递了手帕。

耿奕就擦擦手笑着介绍道:“太后娘娘,时间有些紧,只做了两道菜。一道是槐花豆腐,另外一道是天麻炖鸡。”

幸好小厨房里一直吊着鸡汤,炖了好久的,放进天麻再炖一会就好。

槐花则是小厨房里备着的,槐花开的时候摘下来晒干,然后用罐子封好保存下来。

小厨房里真是应有尽有,不然耿奕哪怕拿着适合菜方,没有适合食材也不知道从何做起了。

一上菜,槐花的香味就扑鼻而来,栗嬷嬷帮着布菜,皇太后之前院首的菜式里面也有豆腐,却没放什么盐,淡而无味。

这次她尝了一口豆腐,豆腐里有槐花的香甜,而不是跟之前一样没滋没味的。

豆腐不但软,不必怎么咀嚼,对老人家的牙口特别友好,豆制品的营养也好,还十分温和,最是适合皇太后了,槐花更是有降血压的功效,于是这道菜又好吃又有作用。

耿奕在旁边细细一说,皇太后不知不觉就吃完了一盘子槐花豆腐,不住点头道:“这菜好吃,让人停不下嘴,又对身体好,吃着也高兴。”

见皇太后的胃口比之前好多了,栗嬷嬷也高兴,立刻把天麻鸡汤给布上了。

天麻放得不多,药味只有一点点,鸡汤极为鲜美,遮掩住这点药味就更不明显的。

鸡汤喝着浑身暖融融的,皇太后一边听着耿奕说这鸡汤怎么好,一边喝着,感觉光是吃着她这身子骨仿佛就轻快多了。

她上了年纪,也清楚很多东西不能跟年轻时候那样胡吃海吃了。但是吃着没滋没味也难过,如今好了,既好吃又对身体好,谁能不喜欢呢?

皇太后喝完一碗鸡汤就有些昏昏欲睡了,吃饱了却不会太撑,分量是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