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注意实验安全,进出无菌房一定要穿戴好隔离……”
……
实验室里,向庆川正在对研究成员认真吩咐。
秦云和刘文胜在旁边听着,十分钟后,向庆川终于发现两人:“刘军长,秦秘书。”
“你先忙。”刘文胜示意向庆川继续工作。
截止到九月二十五日,全球已经出现三十五种胡瓜H1变异株,累计死亡十七万人,这是继2152年蟑螂病之后,全球最大的流感病毒。龙夏虽研究出了胡瓜口罩,但治标不治本,要想让居民生活在阳光下,必须彻底消灭病毒。
胡瓜病毒源于两极生物尸体,生物组经过商量,决定由向庆川进驻生物站进行研究取样工作。
向庆川明天离开,现在是对留守人员做工作交代。
八点二十,向庆川交代完后,转向秦刘二人:“工作多了点。”
“要是不放心,你就留在农场。”刘文胜道。驻守生物站有一定的危险性,生物组商量之后,他是第一个反对。只是向庆川一再坚持,这才获得上级同意。
“有事了随时联系。”向庆川对刘文胜道。
“注意安全。”刘文胜见向庆川去意已决,也不好说什么。
第二天一早,刘文胜带队前往北极生物站。这次除了考察团,还有一特殊成员:秦云。
“口罩和隔离服按规定穿好,到了那里不要乱跑。”飞机上,向庆川对秦云絮絮叨叨的说着。之前秦云在北极解锁[一场灾难的开始],为试探北极还有没有特殊地方,团队决定,秦云这次再跟着去一次。
“我知道。”向庆川说的太细,秦云无奈说着。
北极是生物病毒的爆发源,为了安全,他和生物团已经换好了口罩隔离服,大家都被包裹的密不透风。
九月二十七日,飞机到达威尔机场。
“向院士……”威尔大使馆的人员在机场接待。因之前合作过一次,大家简单招呼,直接乘船前往北极生物站。
北极生物站是胡瓜病毒爆发之后,水蓝联合在北极成立的生物站点。这里虽说是生物站,但随着两级冰川融化,生物站建在一艘巨型轮船上。
晚上七点,大家到达生物站。
“向院士。”
“秦先生?”
……
生物站有不少北极之行的老面孔,大家见面后十分热情。
向庆川和龙夏驻守人员进行工作交接,秦云在轮船四周转了一圈,遇到一个老熟人——
“秦!”一个高个男子惊喜招呼。
“罗恩先生。”秦云道。男子是威尔工作人员,两人曾救助过一只北极熊,只是很遗憾,北极熊死了,一只海豹活了下来。
“感谢龙夏。”罗恩一上来就夸赞口罩。
这是从龙夏采购的胡瓜口罩。除了胡瓜口罩,他里面穿着风山恒温外套,外面罩着隔离服。此时不仅是他,北极生物站也全都穿着风山三件套,这是他们在北极生存的底气。
“非常好看。”秦云笑了道。因是特别定制,每个北极口罩上都有一个冰山刺绣,看着十分有纪念意义。
两人聊了几句,罗恩对秦云神秘道:“我带你去个地方。”
秦云有些好奇,跟向庆川报备后,跟着罗恩乘坐皮艇前往。
生物站附近的海域都是浮冰,海平面比之前上升了一厘米。八点五十,两人来到一处巨大的冰山前,罗恩往冰层上扔了一条罗非鱼,嘴里发着奇怪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