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哥说了,你留在齐国是鲁国的损失。”曹沫说道:“所以你要回去。”
芸姚请对方坐,说道:“我已经和大家都说过了,在齐国也一样可以帮助鲁国的,这点简午可以作证。而且我认为鲁国现在的问题不是缺少人才,而是鲁国在发展上有先天的不足。我可以做大胆的推测,未来的几个强国都会从中原边缘拔地而起。齐国只是第一个,楚国,晋国,秦国都会接连变成强国。”
“他们都和蛮夷接壤。”曹沫虽然只是剑客,却有一个关心天下大事的哥哥,也知道各国分布,立刻就看出了齐、楚、秦、晋四国的地理位置是分别在东南西北,将整个中原包了起来。
“没错,因为接壤,所以尚武,因为接壤,所以可以对外扩张土地。不像中原内部的诸侯列国完全被包围了,死气沉沉,一潭死水,没有活力。因为有压力才会求新、求变、求强,等到周围的大国变强之后,再反过来逐鹿中原,中原也不过是一张餐桌。”芸姚丝毫不担心剧透,因为有些东西就是阳谋,说与不说都是这么发展的,客观环境决定了这样。
和蛮夷接壤的国家肯定是最先变强的,然后收到边陲国家威胁的中原国家也会开始变法,有这么一个传播的过程。
到了战国时期,孟子就会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了,其实和芸姚说的差不多一个意思。
曹沫愕然,因为他发现芸姚看问题的方式和大哥是完全不一样的,大哥看得是整个鲁国,而芸姚看得是整个天下。大哥殚精竭虑地想要图强,但芸姚已经看出未来天下变化的趋势。
“那你的意思是齐国‘尊王攘夷’的国策其实是为了解决齐国面对的九夷问题,而非齐国想要代替周天子?”曹沫听芸姚说完,就提炼出了齐国变强是因为面对九夷威胁的结论。
“可以这么说,姜太公的‘因俗简礼’虽然极大程度上稳定了东夷和齐国的关系,但威胁一直没有消除。所以齐国确实是在火堆边上打盹,一不小心就会被烧到,他们肯定是希望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的。现在齐国国力强大,有了机会,肯定是要抓住机会。”
“那我们鲁国难道就真的没有未来了?”
“有啊,传播周礼不一直都是鲁国的任务么?婚丧嫁娶一套流程,鲁人说不熟,就没人敢说熟了?我们鲁人在芦苇荡里人约黄昏的时候,其他国家的年轻人还在翻篱笆墙见面。我们鲁国在文化这方面是有绝对优势的,所以呢,齐国虽然强大,但鲁人可以发挥优势借鸡生蛋,在齐国赚钱回去支援鲁国不是么。”
曹沫心想是这个道理么?总觉得有些奇怪,于是他问道:“难道不应该先建军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