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别的,就单单是为了他能够在逆境中生存下来,而且还发展壮大,这份能力,这份魄力,就值得人去尊重的。
再说了,他此行高丽的重大职责,说不定高雄他们这些明商会馆的人,还能帮上大忙呢。
也不是说郑长生势力,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他是二者兼得,并不是为了单纯的利用而利用。
华夏人自古以来就是勤劳的民族,那些远赴海外的游子,靠着自己的先天勤劳的优势,往往每到一个地方,都能发展的风生水起。
这跟民族的品格和传承有极大的关系。
郑长生脑子里不断的盘旋着,跟高雄相见的场景,不断的在心中演练着开场白和寒暄的对话。
可是真的到,见到高雄一行人的时候,他脑子里嗡的一声,竟然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就这么呆呆的,面无表情的端坐在大堂正中的太师椅上。
这个时候,高雄等人也看到了郑长生,一个少年,一袭月白色的长袍,端庄素雅的坐在那里。
如果不是余光辉提前给高雄打过预防针的话,他都能惊讶的跳起来。
都说永和伯爵年轻,可是具体的都是道听途说来的,毕竟谁也没有真正的见过永和伯爵郑长生。
没有想到,竟然是如此的年轻,看样子稚气稍褪,估计年龄应该不会超过二十岁。
天呐!难道高丽这边的传言是真的?
他真的是大明皇帝陛下朱元璋的私生子不成?
要不然,就这么年轻的一个人,能够简入帝心做到如今的伯爵地位?这不是老天爷开玩笑呢嘛?
高雄他们是一字排开,集体的向永和伯爵郑长生见礼。
“参见永和伯爵大人!”
齐声高喝,郑长生从恍惚中醒了过来。
他慢慢的起身:“诸位袍泽,无需多礼,快快入座。”
说着,他上前招呼高雄他们。
高雄手脚都好像麻木了似的,不会动了。
永和伯爵怎的如此的平易近人?这实在是难以想象。
他所结接触的官吏多了去了,不论是大明还是高丽,不管是谁,只要是手里有点权利的人,哪一个不是拿着鸡毛当令箭,不把他们压榨的油水够了的话,是不会松手撒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