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地离京师几十里的距离,一大早的所有锦衣卫都换上了新装。
这是连夜从京师送来的。
洗去征尘,换着锦衣,整个三千营的兄弟们捯饬好后,拔营起寨。
郑长生鲜衣怒马,手握着老朱送的那把镶金嵌玉的马鞭子,朱允炆最怕的就是这玩意儿。
皇爷爷赐给老师管教他的,要是不听话,郑长生可以直接执鞭就抽。
你说吓人不吓人?
一路走来,白雪皑皑,道旁村庄炊烟袅袅,好一派诗情画意。
郑长生不禁感慨,华夏族群对于战乱后医治创伤真是治愈力惊人啊。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现在俨然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犹记得去杭州查办李善长的时候,沿途所见到的村落破旧不堪,家有炊烟者都少。
当时他还感慨万千来着,可是这才多少光景?
随着皇上大力推行土豆的种植,百姓们裹腹的口粮算是有了着落了,不用再为了一口吃食而死人了。
家家有炊烟,就是最好的明证。
但愿华夏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郑长生的思绪不知不觉间,就飘飞了好远好远
每隔十里都有快马传递消息,一程接一程的传递,直到京师帝都的南门。
南门外彩棚高搭,旌旗彩带飘扬,俨然一片欢乐的海洋。
围观的民众们都翘首以待,都等着亲眼观瞻一下永和伯。
关于永和伯郑长生的传闻,民间流传甚广,尤其是京师地段。
都知道正是永和伯郑长生发现并种植土豆,然后再请求皇上全国推行。
这是他们的救命恩人啊。
小农经济时代,受生产力限制,土地的产出有限,出去地租和税粮后,一家人剩下的也真心不多。
固有青黄不接一说。
就是新粮未下,旧粮已尽的意思。
那怎么办呢?只能是想尽一切办法活命。
人活着,就是跟饥饿在做斗争。
在没有土豆之前,人们活的苦啊。
可是又有什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