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为让人乐道的就是那个叫土豆的东西,经过这么多年的培育,现在已经可以亩产上千斤了。
那个头最大的都有成年人的拳头大小了。
再也不是当初只有鸡子那么大了。
为此这些种子分发给京郊的百姓耕种,他还有那么多的农学院的学生们指点,他相信今年的京城附近一定会是一个大大的丰收年。
等种子在多了的话,全国都普及种植,那该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当年爹娘在饥寒交迫中死亡,这个让他记忆深刻的画面,这么多年来在他的心头就没有下去过。
可以说是挥之不去,只要是一闭上双眼,那凄惨的景象就会出现在他的脑海里。
当年要是有这种农作物的话,爹娘又怎么会饿死?
不过也可能自己的命运也会是另一番的景象了。
现在大明立国这么多年了,虽然整体形势还算是很好的,比之前元至正年见饿殍满地的情况,已经算是天壤之别了。
可是依旧还是有大量的农民连吃顿饱饭都是困难的。
时不我待啊,老天爷垂爱,让他得了天下,更垂爱他的是,给他降下了郑长生这样的青年才俊,神仙样的人儿。
身上继承了其郑家先祖的无上智慧,效力于他的殿前。
要说感恩,他真的是很感恩的。
上天让他得了这大好的江山社稷,又给他派来如此优秀的辅国栋梁之臣。
说是春风得意,那一点都不带假的。
昨日他和郑长生谈论到深夜,为雨花特区以后的发展定下了基调。
如果不是郑长生着急回家看老婆孩子,估计他们君臣二人能够彻夜长谈。
最后老朱看郑长生实在是有点心急如焚的样子了,才放他一马。
不过要求他,次日起床后来宫里见他,继续昨夜的话题。
老朱别看很忙而且每日里的睡眠也少的很,他可以说是历史上比较勤奋的君王了。
但是他的精神头充足的很,别看他五六十岁了,就算是一般的年轻人也未必有他的精神头好。
一大早,老朱早早的就起床,用餐后就等候在皇极殿里。
你说让一个皇上去等一个臣子,这话说出去估计都没人信。
皇上要召见一个臣子还要等待的吗??
那还不是一道谕旨下去,屁颠屁颠的飞奔着过来啊。
可是那说的是别人,郑长生就不这样。
跟老婆依依惜别后,他迈着四方步,悠哉悠哉的走进皇城。
守门的皇城守卫普照这小伙子,自从永和伯府门正对着的这道门开了以后,他就在这里守卫。
永和伯郑长生他是熟悉的不能在熟悉了。
一看到永和伯的府门打开,他脸上就露出了笑容。
不是装出来的,也不是硬挤出来的笑。
是发自内心的开心的笑。
普照的老母身患疮,久治不愈,家里的钱财都花光了也没有治疗好。
可是人家永和伯知道后,亲自上门给他母亲治病。
虽然说用的法子是土偏方,但是效果实在是惊人的很。
怎么说呢,就是用猪屎放在瓦片上焙干后,敷在流着黄水的恶脓疮上。
额,气味实在是有点不敢恭维。
整个家里都臭气哄哄的,老婆孩子都熏的吐了,最后实在没招了带着孩子回娘家住去了。
可是就是这焙干的猪屎,竟然有奇效。
家里花了那么多钱没有治疗好的恶疮,竟然奇迹一般的逐渐变好。
现在已经结痂,可以说是完全的大好了。
这怎么能不让他感激涕零?
人永和伯不顾猪屎的肮脏,亲手给母亲治病,这是什么样的情怀?
这在他们母子眼里就是药王爷附体,神仙下凡啊。
一文钱都没有要他的,他事后带着土特产登门道谢永和伯。
没想到的是,不但在人家里大吃了一顿,临走的时候还给了二两银子。
这可解了他天大的难题了。
二两银子在有钱人手里不算什么,可是在他的手里,那就是一家老小的命啊。
正是有了这二两银子,他们家才度过难关支撑到现在的。
普照满脸堆笑的跟郑长生打着招呼:“永和伯爷好!”
边说着边躬身施礼。
说起来施礼,他之前可是感激的给郑长生下跪大礼参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