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子他可算是相信老师的话了,以后老师不在的话,还真的得好好的请教一下方进宝了。
人,总是尊敬比自己强的人,不管这个饶身份高低贵贱。
身上有真本事的人是值得尊敬的。
这是老朱交给他的话。
老朱以自己的亲身体会,时刻不忘教导提点宝贝孙子。
他当初投军只不过是个马夫,可是他最后却得了下。
这跟他不拘一格的用人有很大的关系,有本事的人老朱向来是不吝惜重用的。
李善长是这样、刘伯温也是这样,宋濂、胡惟庸都是如此。
朱允炆凑近了方进宝,很是崇拜的看着他:“你是怎么学会这么高深的算学的?”
郑长生哈哈一笑:“允炆恐怕还不知道,为师跟方兄在算学上不相上下,你可不要看了他哟!
以后,方兄会在雨花书院任教算学一课,我也能解放出来把科学中的其他学科多整理出来一些。
所以,以后在算学上的问题,尽管请教于他即可。”
方进宝进雨花书院任教,是郑长生早就打算好的。
本来之前方进宝家里没出事以前,是没可能的了。
不过现在家遭巨变的方进宝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
进雨花书院,也该提上日程了。
方进宝是不抗拒郑长生的提议的,他本来就对算学有着深刻的认知和研究。
如果不是父母反对,要他接管家业的话,恐怕他早就投奔郑长生去了。
的时候他的梦想是做陶朱公在世,可是这个梦想被无情的扼杀在摇篮里。
为此苦闷之余,就研究上了算学。
没想到这一沉迷进去就一发不可收拾,这么多年下来,他对于算学方面的突飞猛进,让郑长生都刮目相看。
这次进入雨花书院,也算是适得其所了。
一边教书,一边可以继续研究算学。
有了郑长生在一块交流和探讨,相信会更有成效。
现在雨花书院都知道了他的大名,其在算学上的本领不亚于郑监院。
就连皇太孙都经常找他讨教问题。
自古文人相轻,其实初开始的时候,还是有许多人不服气的。
可是经过几轮的较量,一个个铩羽而归,才算是真正的被大家所认可。
郑长生一开始的话,如果不是舌战群儒,驳倒了以吕伯益为首的北方学派的翘楚人物,他也没那么快被人认可。
雨花书院的学习氛围还是很浓厚的,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较量也只存在于学术方面。
这是郑长生的有意无意的引导分不开的。
学院就应该有学院的氛围,不能把朝堂政治搅和进去。
老朱要的是人才,真正的人才,而不是一帮只知道挖空心思钻营的官迷。
当然雨花书院立足现实,学为所用的校训的深入人心,也不是一朝一夕所培养出来的。
时间,关键是时间。
只有经过时间的验证,经过时间的洗礼,才会证明真理的存在。
就比如,现在农学院的学生们,肯踏下身架,去和一个老农去学习如何种地;
再比如,医学院的学生们,经常的出去在雨花书院下属的雨花医馆实习,尽可能多的接触患者,让自己所学有施展的地方。
还可以积累经验,毕竟人命观的事情,来不得半点马虎。
再比如商学院的学生们,也会去商务部找周明通报到做见习官。
还有最最重要的一个学院,雨花科学院里的学生们经常的围绕在郑长生的周围,探讨物理、化学的反应方程式。
这是郑长生最得意之作了。
其实他很想在雨花科学院的名头上加上一个皇家二字。
不过想了一下还是算了吧,本来这座书院就是老朱的校长。
也没必要在增加这个噱头了。
皇家雨花科学院,这名头太过于响亮。
学子们或许会骄横,或许会沾沾自喜,这不利于后续的发展。
学生们,还是醉心于学问才是正理,搞那么多无用的花花没什么好处。
春,是万物勃发的季节,整个世界都被绿色覆盖,一派欣欣向荣让人感官都舒爽了很多。
郑长生在躺椅上看了一眼身边的学子们,一个个的用炭笔快速的记录着自己的讲授内容,他心满意足的笑了。
深深的嗅了一口空气中飘荡的大自然的芬芳,心中不禁感叹,改变就从雨花书院开始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