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老朱还是很自傲的可以说一句,他可以跟历史上所有的帝王们吹句牛逼。
老子的子女,那是世界上最好的。
别的帝王子女,为了争权夺利不惜骨肉相残,刀兵相向。
可是老子的种,那是最好的。
就单单从太子朱标对众兄弟姐妹的亲和态度就可见一斑。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当他撒手西去之后大明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事实就是就是这么讽刺,过度的自信可见也不是什么好事啊。
郑长生报上来的折子是绝密,锦衣卫本身就不属于朝堂,是为皇家服务的私人力量。
如果老朱想要按下来这件事情,太简单了,可以说是易如反掌。
但是能够按下来吗?
老朱犹豫了,他更为难。
郑长生的这个折子从头到尾没有一句话是多余的。
全部是介绍案情,根本就没有一句自己的观点看法。
可是正是由于此,老朱才感觉到为难。
这是把球踢给自己了,你个小狐狸。
老朱想找个人商量一下都不可得。
这事儿不能让太子和皇后知道。
他们要是知道的话,又要后宫不宁了。
老朱放下了手中的笔,双手揉着太阳穴,无力地靠在了宽大松软的龙椅上,整个人看起来疲惫极了。
郑长生可不是傻子,这事关皇族。
也是他速度够快,以锦衣卫秘谍的渠道八百里加急,急送京师。
这事儿也只有老朱能够做出决断,谁都不可以。
他要是在折子里带方向,有明显的影响决策的用语的话,那就是一个天大的隐患。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一点都不假。
现在老朱要是盛怒之下,不顾儿女亲情下旨斩杀驸马都尉李祺。
可是如果事后在后悔了,那就会埋怨自己的。
圣意天威难测啊!
这等吃力不讨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事情,郑长生是不会干的。
要头疼也让你老朱头疼去,家务事老子不参合。
皇家的事情,放大了说,那是国事,可是放小了说,再怎么也是一家人,那是家事。
这千古以来是无法更改的事实,封建社会帝王之家的事情,能不参合就不参合。
你让咱查事情的真相,现在咱把真相提供给你,具体的怎么处置,还是你说了算。
面对郑长生踢过来的这只球,老朱心乱如麻。
已经有一个女儿就这么沉沦,眼看就要废了,做父母的怎么能不心疼?
现在事情又发生在了自己一直忧心挂怀的大女儿身上。
可是国法无情,这个爹难当啊!
犹豫了许久,许久,终于,他长叹了一声吼,颤抖着手落下了笔
给大宗正院的回复是这样的,驸马李祺德行有亏,革去一切功名撤销其官职。
另着大宗正院晓谕其就地圈禁,遇赦不赦,终身不得踏出府门一步。
这个结果是老朱犹豫再三才做出的决定。
驸马欧阳伦案件,查到也就查到了,赐死也就赐死了,毕竟他是进士出身之人,身后没有什么后台扶持。
可是李祺能跟欧阳伦相提并论吗?
但凡是有点头脑的人,也不会不考虑其父李善长的影响力。
说李善长是开国第一元勋,也是不为过的。
影响力太大了,淮西勋贵的领头羊。
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边疆战火燃烧,国尚未一统,用人之际。
这个时候对淮西勋贵的领头羊下手,势必会其乱子的。
弄不好就是不可收拾的。
对于李祺的处置,老朱交给了大宗正院去办,可见他不想把这事儿拿到朝堂上,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
大宗正院出面办理此事,那就代表着是家务事,跟朝堂无关,最起码给出了一个姿态。
他并不想牵连,他还是顾全大局的,还是要安抚淮西勋贵们的心的。
但是他给郑长生的回复,就没有这么平淡如水了。
老朱真想把郑长生这只小狐狸拉过来暴打一顿,照他屁股上狠狠的踢上一脚,想置身事外,想躲清闲,想的美。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