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枪药了咋地,郑长生有点不解。
老姚对自己的态度,前后判若两人,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啊这是?
难道是李小年这货不满意每个月都从自家地里给送菜,说什么了么?
以李小年小气吧啦的性格,很是有可能的哦!
郑长生不安起来,对于李小年他是尊重的,毕竟他也是为了自己家好。
贫苦人出身的他,对于自己无偿的供应庆寿寺菜蔬,很是感觉心疼,不止一次的在自己的面前抱怨过。
自己的这种行为,很明显被李小年认为是及其败家的行径。
想到这儿,他才算是想通了。
肯定是这样的,要不然老姚不会对自己这么冷淡,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给自己甩脸子。
哈哈,没想到一个清静无为的佛法高僧也有如此的一面。
郑长生想想都觉得好笑,不觉间摇摇头,他迈步走进了母亲在庆寿寺的禅堂小院里。
母亲自从自己上次大难不死后,就来到这里吃斋念佛为自己祈祷。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郑长生不由的又想起李秀峰跟老母亲分别之时,痛哭流涕的画面。
为人子者,当伺奉高堂,尽孝需早矣!
”儿子,你怎么来来!“
李秀英惊呼一声,从坐榻上起身相应。
母亲的鬓角边不知何时已经有了霜染的痕迹了,笑起来的时候,眼角的鱼尾纹让郑长生心中一阵酸楚。
刚三十几岁的人,可是已经老态横生。
这是操心操的,郑长生明白。
岁月催人老啊,自己马上都要成年了,母亲怎会还永葆青春呢?
这在古代人平均年龄三四十岁的人来说,已经算作老妇了。
”娘,儿子想您了,来接您回家呢。“
郑长生虽然不能制止母亲对佛祖的笃信,可是却见不惯母亲长期吃斋。
这个时候的斋饭可不如后世的时候那么丰富和有营养。
母亲的身体之所以瘦弱,苍老的厉害,恐怕跟少吃肉食也有关系,他是这么认为的。
清汤寡水的庆寿寺的斋饭,他可是品尝过的,难以下咽,也不知道母亲是怎么吃下去的。
得赶紧的把母亲接回家,好好的让小七给做点好吃的调养一番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