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平时基本上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处理,就是四处乱转悠,负责揪弹不法事。
别看中书省和六部那么牛逼,但是这些言官们要是去你刑部查一查有没有冤案,要是去兵部查一查有没有吃空饷,等等,这些部门都得当成爷一样的给伺候着。
所以说,无论你是皇亲国戚亦或是权贵公卿,只要是言官要查你,那你准得倒霉。
是以,有明一朝的官员们最是忌惮言官。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言官的权利这么大,万一他们自己要是贪赃枉法怎么办?
放心,咱们的放牛娃朱皇帝可不是傻子,说到制衡之策,说到帝王术的驭下之策,他玩的是溜的很。
老朱讲究的很,他所任命的言官,一般都是一些熟读四书五经的书呆子。
这些人自命清高,一根筋的认死理。
就是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更喜欢钻牛角尖一样的一查到底。
其实言官是一个得罪人的活,也没有什么油水可以捞,一般人是不愿意当的。
朱元璋用小官去制衡大官,目的就是让大官们不敢张扬,不敢太过张狂,但是你一个小官要是扳倒一个大官,那是需要真凭实据和换上授权的。
其实说白了,到最后还是老朱说了算。他最想要的是制衡百官,平衡权贵,达到他一手掌控大明江山社稷的目的。
还有,老朱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六科给事中的部门专门的管理言官。
每个科都有一个给事中,正七品和从七品的官位,这些人的权利更是大。
他们甚至认为皇帝的敕令不合理的话都可以给退回去。
对于明朝的御史制度,虽然说是诟病很多,但是在洪武朝的时候,老朱平衡各方势力可是立下汗马功劳的。
他们没事就上街巡查不法事,一旦被他们抓到,那非得弹劾的你脱一层皮不可。
就如同现在,突然朱小四一撩马车的帘子,哧溜一下子钻进马车里了。
大个子也不知道啥情况啊,一看,好家伙,你这驾车驾半截就突然不管了,这算哪门子事儿啊。
他一把抓起马缰绳,勒停了行进中的马车。
就在这个时候,街对面的茶水摊子上站起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