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1章 “最后的怒吼”的力量

大明墨客 谁家郎 1161 字 2022-09-04

第0151章“最后的怒吼”的力量

口口相传这是一个四字成语,很好理解,单看字面的意思就是不用文字,而是口头相传。

相较于现代的媒体传播,这在古代资讯不发达的时候,是讯息传播最快的一种方法了。

当然这传播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偏差。

举个例子说的话,就像包拯怒铡亲侄子,它经过人们的口传播的过程中会出现如下情况:

“包拯怒铡侄子。”哇!果然是铁面无私。

“包拯怒铡亲子。”哦!果然是青天大老爷,为了维护法律之尊严,儿子都不要了。

“包拯怒铡命根子。”啊?老包难不成上了不该上的床?可是对自己的命根子下手,他是怎么做到一手握着命根子,一手抬起铡刀的?

额,以讹传讹,三人成虎的情况就出现了。

老朱是完全按照郑长生给他说的去做的,神话自己,营造一种自己是上天选中的真龙天子的形象。

这在有识之士,不信鬼神之人的眼中,这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可是又有多少这种有识之士?大多数是深受封建迷信思想影响的普通庶民。

他们可是无比的相信的,额,原来我大明的洪武皇帝是上天的儿子,是神龙转世下界来拯救他们来了。

虽然说传播的过程中略有偏差,可是这无伤大雅,只不过是老朱降生的方式不同罢了。

版本一:在一个夏日晴朗的夜晚,朱母席地纳凉,沉睡间神龙下界,隐入其腹中,是以孕育出朱皇上。

版本二:雨夜,雷电交加,神龙现,朱皇帝出。

版本三:同样是雨夜,同样是雷电交加,神龙投入腹中成为龙胎,母难产而亡,父破腹取出朱皇帝。

各种版本关于老朱降生的传说,在民间就像是旋风一般的流传,这也体现出了老百姓的想象力,以及艺术在加工的创造力。

要不怎么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呢。

总之朱皇帝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街头巷尾,酒肆青楼必议的话题了。

一时间其风头无两,在加上老朱撒出去的人手,暗中加以引导,轰轰烈烈的造神运动,个人崇拜运动有声有色的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