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璧其罪啊这是,饶是夫子陆繁这等大儒听到后,都讳莫如深,那就不用说别的人了。
陆繁的话那是在李秀英面前是很有分量的,说是堪比圣旨一般的存在都不过分。
这也说明了读书人在当时的地位有多高了。
“夫子言之有理,都听好了,都不准说出去,否则咱家就有灾难。”李秀英扫视了一遍屋里的众人,很是严肃的说道。
小七,大个子,章欢,刀疤均点头应允。
齐掌柜的更是头点的跟小鸡吃米似的,并赌咒发誓的言明不会外泄,陆繁才舒了一口气。
对于郑长生这个不是子孙胜似子孙的孩子,他是偏爱有加的。
就算是他自己的亲生孙子都没有这么上心过,“孩子,你以后要注意了,千万不要信口开河,金陵城可不比金宁城。
那里的水深着呢,闹不好就是滔天大祸。
类似这样的言辞举措,当三思过后在决定说与不说。
就算是你以后做了官,也不要头脑一热的胡乱建议。
你郑家这位先人,真乃神人也。可是却无任何史籍记载,老夫曾经遍查史书,都找不到有郑氏其人。???c0
老夫推想,你郑家这位先人,定是一位怀才不遇的隐士之流,对朝堂争斗心灰意冷,退而林下著书立说。
用以警告后世子孙,既然他都这么叮嘱后人不可把此等利器示人,那你一定要谨遵其命。
否则,就是大不孝也。”
郑长生正不知道怎么再继续自圆其说呢,没想到老夫子却有如此的天才想法,这也很好的为自己背书了一次。
好吧,那就勉为其难的接受您的劝导吧。
他心里乐滋滋的,可是面上不露丝毫之色:“弟子谨遵夫子之命。”
齐元义开好字据,并派了他的贴身的家奴跟随郑家车队去金陵交割,他告别众人,打马离开。
郑家大院的东西都收拾的差不多了,其实也没什么要带的,除了一些替换的衣衫等常备之物,其他的一点都没带。
要不是郑长生再三的嘱咐的话,小七恨不得连马桶都给带上。
小七看着什么都想带走,香炉,是夫人烧香念经用的,带上;
灶上的大锅,可是花了十个钱买来的,路上烧火做饭要用,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