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们这些山沟沟里大字不识一个的村民,不知道这四个字的意思,但是他们知道的是,自家的娃娃竟然比之前在学堂里学到的东西要多的多。
就连郑家娘子引以为傲的,儿子在地上“鬼画符”一样怪异的计算方法,孩子们都学会了。
之前家里有多少鸡,多少蛋,孩子要双手双脚的掰着指头数,可是现在只在地上随便的划拉划拉就知道了。
有学的好的孩子们,甚至都能随口答出来。为何?郑家的小子生哥儿竟然弄了一个什么乘法口诀出来。
总之郑家村是一天天的在变,这些变化都是可以见到的。
村里之前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场面不见了,谁家门前谁负责,郑家的生哥儿可说了,这是承包制。
谁家门口要是不打扫干净,那以后就不许在他们家做工赚钱。
这比老族长的话都管用,郑家就是大家美好生活的保障,离开了郑家这颗大树,在想乘凉可就难了。
郑长生很忙,自从年节过后,他就一直没闲下来。
小七要养鸭子,这是她铁了心要做的事儿。
杭州府的烤鸭店开业了,生意兴隆的一塌糊涂,导致的后果就是鸭子不够用了,她之所以要养鸭子就是想要给家里赚钱。
那么好的生意,需要大批量的鸭子,买谁家的不是买啊?自己家里养了的话,还能提供给店里。
这是给家里创收的举措,所以郑长生是比较支持的。
其实郑长生这么做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在乎这点钱,他是看小七整日里闲的五脊六兽的,到处乱逛。
怕她闲出来病来,给她找个事儿做而已。
酱菜一缸一缸的运往齐掌柜处,回来就是一车车的铜钱,他们家现在不缺钱,缺的是能做事的人。
制作精盐有老族长的儿子郑大虎负责,现在已经有些规模了,每天的生产能够供应的上使用的了。
而制作甜面酱的事情是母亲一直盯着,现在随着烤鸭店的开业,甜面酱有点不够用了。
怎么办?扩大生产,招收工人,这是唯一的一个办法了。
于是方家村也连带着发展了起来,那些方家村的人感动的都要跪了。
都是本乡本土的邻居,只隔了一条路,可是路东路西却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