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月你上哪里找去?都是土工匠,都是村里的男丁在做这些事情。
所以啊,在古代作为一个男人,要不掌握几门技艺还真不好混。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掌握的,关键技术有人指导,其他的说白了就是力气活。
郑三旺捋着花白的胡须,沉吟了片刻,点头应允,答应找人帮衬。
都说郑家娘子卖面偶赚了钱,没想到会赚这么多钱,连起宅子的钱都赚够了。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物价虽然不高,但是要按照李秀英的设想,盖那么一座青砖大院落,怎么着也得十贯钱的。
十贯,一万个铜钱,那么重量都将近百来斤,这得是多大一笔钱财啊!
郑三旺的胡子都差点捋断,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就这么一个瘦弱的妇人,竟然不起眼间置下了如此的身家
老族长一开金口,很快郑长生家忙活起来了。
整个村子也都沸腾起来了,往日里村中平静的景象不见了,大家就像是看西洋景一样的前来围观。
羡慕着有之,嫉妒者亦有之,更有人说话酸不拉几的
李秀英和前来帮忙的妇人们一起劈柴、烧水、做饭忙的满头大汗。
大锅饭,香喷喷的肥肉片子,夹杂着蔬菜混在一起煮熟,浇在米饭上。
咬一口肥肉片子,满嘴流油,呼噜几口米饭,帮忙盖房的青壮们吃的头都抬不起来。
虽然不要工钱,但是要管中午饭,而且要有肉,这规矩不能改。
一向以规矩挂在嘴边的老族长郑三旺,每到饭点就会前来巡视工程的进度,指东画西一通,然后端起粗瓷大碗吃个肚儿圆,再喝上一碗凉茶,志得意满,迈着四方步悠哉悠哉的离去。
郑家娘子还真不是个小气的人,这大肥肉片子切的,比以往任何一家的都要大,这也太惯着这帮工人了,要知道节约,还要知道为别人家考虑一下。
他们家这样做,以后别人家盖房就该作难了,这是老族长的原话。
虽然老族长嘴里这样说,可是也没见他有哪一顿落下的。
猛然间吃了大肥肉片子,窜稀跑肚是少不了的,尽管这样他仍然乐此不彼。
这年头,人们肚子里太素净了,没油水,好不容易能混上吃肉的机会,哪里能放过?
左邻右舍的前来帮忙,吃饭的时候当然少不了把自家的孩子也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