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足的蒸了三笼屉,如果不是担心明天带不下的话,她还能在多做一些。
把劈柴扔进灶台里,大火熊熊燃烧,就等时间到了就可以出笼了。
李秀英抱着郑长生,来到院里,采集了好多青菜以及桃花。
榨成汁,就是最天然的能入口吃的染料,可以给面偶娃娃着色,虽然只有青色和粉色两种颜色,但是相比较单纯颜色的面糕已经是云泥之别了。
郑长生看着忙活的母亲,他很愉快的进入了梦乡。
相信有了自己的助力,这次母亲肯定可以小发一次财。
别人家一个面糕两个铜钱,他们的面偶娃娃怎么也能卖四个铜钱。
这可是三百多个面偶呢,算下来就是一千多个铜钱啊。
按照《明史》记载,每钞一贯,准钱一千,银一两,四贯准黄金一两;
在封建社会的农耕时代,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可是很多了。
有了钱,母亲就不用那么劳累了,自己的生活也能过的好一点。
翌日清晨,李秀英早早的吃了饭,把面偶装进背篓,抱着儿子,汇集了村中的妇人一起朝集市走去。
春光明媚,草长莺飞的时节,万物都欣欣然的样子。
野花怒放于道旁,芳香扑鼻;青草依依,春风拂面,简直让人陶醉。
郑长生在母亲怀里,四下打量着这个山清水秀的世界。
这才是真正的纯天然无污染的自然风光,后世那些号称五a级的景区风光也比之不过吧?
“郑家娘子,说来你是有福气的,虽然男人没了,可是你家的小郎,实在是让人喜爱呢。你看他的大眼睛多水灵,就像是水葡萄般的讨喜。”
“二婶,你家的宝贝孙子也很可爱呢,在过两年都可以上学了,听说官家开了公学,每个适龄的孩子都能去读书识字呢。说不定到时候就给你家考个秀才回来。”
李秀英开心的笑着道,对于儿子,她可是自豪的很。
不过她还是谦虚了一下,然后狠狠的夸了一下二婶的孙子郑狗蛋,礼尚往来嘛,尽管她也知道这话说的有点虚伪。
郑长生都有点想笑,夸谁不好,偏偏要夸郑狗蛋这家伙。
之前母亲抱着自己跟几个村里的妇人们闲拉呱,几家的孩子都放在一起耍子,其中他记忆最深的就是二婶家的郑狗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