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倒是安之若素。他这几个孩子总觉得宗亲们不过是些旁支累赘,从来就放在心上,却不知宗亲乃是他们皇室的一道屏障,分散开来没什么关系,可聚集在一起也足以引起些震动来。就算如今已经比建朝之初羸弱了不少,也不是随便一个皇子就能轻视的。
当然,若非徒述斐之前数次将手中垄断生意的干股分红给了宗正让其分润宗族,恐怕这一次宗亲们也不会这般大手笔的亮肌肉震慑朝堂,也算是还了徒述斐的人情了。
圣人也和徒述斐说过,不过徒述斐一点儿都没觉得有什么,双手一摊耍无赖:“当初御史弹劾我,就是太叔爷爷一锤定音帮了我。如今又是太叔爷爷牵头,可见儿臣是招人喜爱的。而且人情嘛,是走出来的,我可还按季度给大家送分红呢!”人情什么的,还不是想有就继续有了?
圣人点头,这一点上也是太子的福气了。因为有徒述斐在,对于陡然显露出强大的宗亲力量,这兄弟二人的态度仍旧没有变化,这就足够人高看一眼了。
再看看过去虽然拉拢着却不如何上心,如今却有些讨好的镇国公府,圣人觉得二皇子的境界实在是有些不够。
------------
在宗亲们展现实力的时候,徒述斐如今已经算是从弘文馆毕业的状态。他接了圣人的准话,说是要让他如刑部,所以如今他在熟悉大庆的律法。
要说刑部,也算是很能徒述斐好奇心的地方了。上辈子的时候,刑部和大理寺、都察院并称“六扇门”,出现在不少的古代背景小说中,代表人物有正义之士也有奸邪之徒。
不过严格来说,刑部的级别也不是很高。用现代类比来说,刑部是公安部、高等法院、检察院,兼要制定法律条文;而大理寺是大庆的最高法;至于都察院,则相当于是□□一般,只是行为职责只限定在刑部和大理寺内了。
借着徒述斐开府的机会,圣人给几个儿子都拟定了封号,定爵位为郡王。二皇子仍然是诚郡王,三皇子成了安郡王,四皇子得了“容”字,五皇子得了“靖”,而六皇子徒述斐的的封号让不少人议论纷纷的——祚。
祚,有赐福的意思,可也有皇位的意思,这字可不是一般人能用的。可圣人偏偏给徒述斐用了,而后朝臣提出反对意见的时候,圣人也是轻描淡写的驳了回去,坚持用这个封号。
于是在徒述斐的府邸大门上,一面“祚郡王府”的牌匾大大方方的挂了起来,让有眼睛的人都对徒述斐的圣宠之隆有了更高的认识。
十一月,冬日里的一场大雪笼罩了京城。徒述斐也是在这一天——钦天监算定的吉日——搬进了兴建完成许久的祚郡王府里。
撷芳殿里的人全都被徒述斐带到了祚郡王府里,就连原本只能孤零零呆在马场看着法拉利和徒述斐那匹温顺母马的柳条也被带了出来,成了车马处的主管。
当然,偌大的郡王府邸可不是过去两进的院子了,内府也是给徒述斐添了人手的。这么一个府邸里,足足给徒述斐分配了有四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