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振大惊,他万万没想到,杨宋仅仅根据他报出的如今在军中的军队数量,就能算出这么精确的数字。
看来,这个杨宋,果真是有非人的智慧。
秦振立马肃然起敬:“军师,你果然聪慧过人,不知接下来,本将军要如何,才能打赢这场胜仗呢?”
杨宋皱着眉头,一脸凝重摇头:“秦将军,现在江城的军队士气正盛,你想要在这个时候战胜他,必然要付出比他多一到三倍的兵力才能取胜。”
“什么?”秦振不解的问:“军师刚刚不是说善战者能以少胜多么?现在为何又要这么多的兵力?”
杨宋说:“善战者之所以善战,是因为他们能够看到最利于他们出兵的时机。
只有在最利于出兵的时机出兵,才能达到以少胜多,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而现在,并不是辽州出兵的最佳时机,所以,我奉劝将军,暂时先不要用兵,否则,必定自取其败。”
秦振有些不高兴了,问:“那敢问军师,什么时候才是出兵的最佳时机呢?”
杨宋说:“如今,苏南城的刘玄已经表面上归附宇文艺,他们接下来的步骤,就是向东面进发。宇文艺的第一个目标,肯定是收复他之前的属地福州。
所以,等到江城与宇文艺两边拼得你死我活的时候,便是出兵的最佳时机。”
“哦。”秦振恍然大悟:“军师是说,先让宇文艺和江城鹬蚌相争,我们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正是。”杨宋点头道。
秦振想了想,说:“好,本将军就听军师的。”
杨宋立刻提议:“既然现在不打仗,那秦将军何不放一批军队去田间,让他们耕种,这样一来,不但可以休养生息,还能解决粮草的问题。”
“好。”秦振立刻点头:“听军师的。”
杨宋又说:“我知道,衮州有一种农作物,叫做慕薯,产粮非常之高,如果辽州能够种植这种农作物,那相当于种一年,当三年啊。
属下以为,秦将军可以将这种农作物引进。”
“好。”秦振十分高兴的说:“这件事就交给军师去办。”
……
衮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