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中没有提到若是生了女儿又要取什么,估计对于刘远来说,如果是女儿,那等回来的时候再取名也不迟了。
这个事情让张氏很不高兴,想当年她怀着刘槿的时候,举家还在贫困线上挣扎,不仅如此,因为刘远得罪了县令,他们不得不带着幼儿避往山中餐风露宿,张氏一直觉得刘槿之所以性子柔弱,跟他幼年时的遭遇是有很大关系的,可是刘远却并没有因此多爱他几分,反倒总是责怪这个儿子胆小怯懦,这让张氏非常不满。
结果现在一个姬妾连孩子都还没生下来,就已经得到了赐名的殊荣,在外人看来,这就是恩宠的体现。
再看那封家信,除了寥寥几句话,唯一涉及儿女的内容,就是让刘桢多帮衬张氏管理豫王府,还有就是为陶氏的孩子取名。
张氏怎么都想不明白,陶氏貌不惊人,也不像那些姬妾一般妖妖娆娆,到底是哪点让刘远另眼相看?
换了以前的张氏,定是要等刘远回来之后向他抱怨的,但现在她知道这样也没有用,所以已经学会了忍下这口气,然后发泄在别的地方。
比如说操办刘槿的五岁生辰。
以前家贫没有条件,现在有条件了,张氏不愿委屈了自己心爱的幼子,不过刘远现在率领大军深入咸阳,她也不好过于张扬,所以只是发了帖子请交好的女眷,为刘槿办了个生辰小宴,又将自己的娘家人都请来。
现在的豫王府已经不是当初刚刚入主颍川郡,连一帮家养乐伎都没有的土包子了,他们迁到邾县之后,张氏就命人细心挑选了一帮伎子养在府里,这不算穷奢极欲,而是当时有点档次的人家的标准配备,要是没有这些,连宴会都举办不起来,是要惹人笑话的。
张氏的地位今非昔比,如今天下虽有楚帝,但世人皆知楚帝只是被人操纵的提线木偶,他也还未立后,豫王妃三个字在衡山郡就意味着不逊于皇后的权势,别说张氏办宴,人人都挤破了头,以能赴宴为荣,即便是没有被邀请到的,也要送上厚厚一份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