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我去胡家拿些什么东西好?”董母把昨天江珮给自己买的新袄上的扣子重新钉了一遍,仔细的叠好,越看越觉得这件衣裳合心意。
江珮想了想,“胡庆家不是就和大姑家一个村?”她记得董志兆说过,胡庆家就在离镇上最近的村。
“你是说让我去跟你大姑打听一下?”董母把新袄放到一遍。
“倒是不用去特意打听。”江珮坐上炕沿,给董母倒了碗热水,“胡家离着镇上进,估计也没有什么缺的东西。您可以带些松菇,然后买点儿肉和鸡蛋,点心,都行。”
董母点头,这下家里终于有个可以和她商量事儿的人了。大闺女话少,你说什么,她总是听,从不发表意见;小闺女现在还不能让她分心想这些。
“其实,就是过去道个谢,您也和胡大妈这么多年不见了。”江珮又道,“就像平时走亲戚一样,不用太刻意。”
“你说这话对。”董母盘着腿,“这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做多了,让人觉得咱是在上赶着。”
“娘,您的裤子还要赶紧做出来才是,我听小月说,一到年底,下村的裁缝那里活儿就多,万一她赶不出来。”江珮又道。
“过晌,让淑莲带着我去下村量量。新屋那边我去给你们看看,昨天看着,活儿好像快干完了。”董母道。
“就这两天了。”江珮回道,“志兆又让曾表哥给做了面板,菜板,等着也拿来这边一面新的。”
“尽瞎花钱,这里的板还能用。”董母嘴上数落,心里倒是舒畅,当初那个总冷着脸的媳妇儿,现在也是越看越顺眼。仔细想来,儿子是娶了她,才一步步发迹起来,看来是个旺夫的。
这时,董卓走进来,摘了头上的单帽,“老屋的炉子安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