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又嘀咕道,“一把年纪了,怎么这么老不正经!”
“你……”
王婆子恼羞,却又顾忌着在杨氏面前嚼的舌头,不敢乱发火,只呵斥道;“谁说我们不是吃饭的,不过随便问问,瞧你这什么态度,还不快引座!”
店小二这才没说什么,因这二人去内里入了座。
杨氏本没什么胃口,但王婆子怕主子治她虚张声势的罪,应是劝着杨氏点了几道菜,“夫人常年在府中操劳,也该出来放松放松,既然这饭馆味道不错,那您不妨尝尝,离家这么久,也当想念家乡的味道了。”
说实话,杨氏来时,既抱着捉贼的心思,却又害怕真的捉住什么贼,此时见此处确实是个正经的酒楼,反而安心不少,只嗔了王婆子几句,便真的尝起了菜来。
她也是江南人,因此不尝不知道,一尝才发觉这留仙居的味道确实地道,一面吃,一面点头道,“还不错。”
王婆子赶忙改变风向,哄道,“夫人,兴许咱们想错了,那私房钱的事是个误会吧,我琢磨着,大人也是想家了,听说这酒楼味道好,才特意来此尝鲜的。”
如此便最好不过,杨氏点了点头,道,“以后可常来吃吃。”
王婆子道是,伺候她吃完,便原出了酒楼的大门,正要招呼马车,余光一瞥,正瞧见大门旁姜穂儿卖点心的窗子。
王婆子抖了个机灵,对杨氏道,“您瞧夫人,方才那小二说的不错,这酒楼竟还专门有点心外卖的,既然大人喜欢这里的味道,咱们不妨给大人带几样回去,也顺带叫公子小姐尝尝鲜不是?”
杨氏想了想,此番她与姜明远较劲,姜明远死不认错,两人便一直僵着,如今查探这么久,又没查出个什么,想必是她闹了个乌龙,不如就听了这王婆的去买上几样点心带回家,也算是给个台阶,和缓一下夫妻之间的关系。
杨氏便颔首,去了那卖点心的窗口。
如今天气好了,出来吃饭的人也多,又是在饭点上,不止大堂里头忙碌,专门来买点心的也是络绎不绝,杨氏刚走近几步,瞧见那来来回回动作麻利的卖点心的丫头,忽然不由得一怔。
她觉得这丫头……怎么有些面熟?
照理来说,一个卖点心的小丫头,年纪还是如此年轻,她该不认识的,可杨氏就觉得这丫头眉眼之间有些像谁……
又在旁暗暗观察了一会儿,她终于想了起来,这丫头长得似乎有点像姜明远那个前妻。
对,就是那个家里开点心铺子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