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因为赵银花带回来了两包糖,加上说的话也好听,只说家里男人有事公干,要去省城一段时间。
她男人体谅她想娘家,于是就让她回大岗屯住一阵子,到时候他回来了亲自来大岗屯接人。
听听这话,说得多好啊。
去省城公干?那肯定是妹夫工作上得领导看重,要升职加薪了呀!
亲自来接人?到时候哪能不拎点啥好东西上岳父岳母家?
于是就这么着,赵银花顺利地在赵家住下了,两个嫂子盼望着小姑子能让她家男人给自己家也在镇上找个啥工作,哪怕是临时工卖苦力也成,于是对赵银花处处照顾,连她带回来的两个孩子也不落下。
结果这么一住就是快两个月了,周家那边却是一个屁都没崩个过来,赵家二嫂子就泛起了嘀咕,于是趁着前几日跟屯里去供销社卖肉的人一起去了趟镇上。
结果怎么着?嘿,周家那小子可在家里好吃好喝地住着呢,哪也没去!
赵家二嫂子再有心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周家那老婆子又干了缺德事,竟然因为嫌弃浪费粮食,直接把儿媳妇跟孙子孙女都给撵回娘家了!
这事儿周家那附近都传遍了,家家户户的女人都拿这个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赵家二嫂子想听,可有不少人乐意给她说个详详细细的。
回来后赵家二嫂子也没急着说破,而是又敲了两天边鼓,今儿午饭正要端上来的时候,总算是掐着时间点点燃了战火。
这事儿一说破,就连赵父赵母对女儿也是十分不满的,亏得当初嫁得那么好,结果一点好处没让娘家捞到不说,现在还让他们赵家白白给周家养媳妇儿女。
想到今年肉的价钱,便是赵父也忍不住心疼被女儿外孙女外孙子吃掉的那些个肉——要是没给他们吃,拿去换粮食,肯定能换不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