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不是贬江红军,而是夸他脑子活络。
许大河也跟着感慨:“可不是嘛,不过支书这也是为了咱们,今年收成这么差,不这么干,俺们咋熬过今年?”
九月之前还能勒紧裤腰带吃去年留着的预备粮,可再勒紧裤腰带,九月之后也是撑不下去的。
再加上入冬以后山上也不好弄别的食物,现在忽然弄来这么一大堆粮食,可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这边两口子感慨着支书为了他们牺牲良多,同时大岗屯里也有类似的对话正在进行着。
而江红军本人,回去以后被媳妇儿老爹一番询问,却是说了事实真相。
老支书皱着眉,听到最后,闷着没说啥,倒是江婶子,一边给男人端上饭菜一边说:“梅子这次可是给你送出个好名声,就现在这情况,谁能知道明年会是啥样儿?能多这么些粮食也是给大家一个安心。”
饭菜放好,又给江红军递上筷子,江婶子在旁边的凳子上坐下,“再说了,这次这事儿本来就是嘎子村不对在先,虽说当时他们没伤咱们屯里这一群老弱妇孺的,可那不是恰好碰上大柱他们回来了嘛,还有那么多肉。”
“爹,我还记得十多年前那场饥荒也是干旱,地里庄稼全干死了,听六婶儿说,那时候嘎子村为了自己活命,可没少断别人的活路,就这点粮食,咱也算劫富济贫了。”
江婶子娘家不是附近生产大队的,而是清水镇往另一个方向的大队,对于嘎子村的了解,多是来源于大岗屯的人所说。
劫富济贫这个词儿用得不算恰当,不过江婶子就是这么想的,完全不觉得青梅这么做有啥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