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饭后,家庭会议照常召开。
李秀英在家里卖货卖得风风火火的,期待唐庆国买车回来足足期待了一个月,结果终于等到唐庆国回来了,他却发生了这样的乌龙事件,她对唐庆国有点埋怨。
唐庆国忙给她赔笑道歉:“秀英你别生气,都怪我去之前就没搞清楚开拖拉机和开别的车还要用不同的驾照,我在这里给全家人道歉,尤其是你,这段时间你在家里辛苦了,不要动气。”
唐嘉木也来哄母亲:“妈,这件事情怪我,我爹他不懂还情有可原,但是我就不应该了,一开始就是我劝我爹考驾照买车的,结果我自己都没搞清楚,对不起啦!您别生气,咱们再商量商量接下来该怎么办。”
见丈夫和儿子都跟自己道歉,李秀英心中那点怨气早就散了,虽然嘴上还说“一个两个的尽说些没用的”,脸上却露出了笑容。
她接着说道:“那现在该怎么办?今天必须做出个计划来,卖货这条路靠谱,要坚持。”
唐庆国道:“现在有两件事,一件是老茶树要重新捡起来好好打理,另一件就是买车。我的想法是先把老茶树的事情敲定,把该准备的事情都准备好,争取开chūn后能多采一点茶叶拿去卖,然后再考虑买车的事情。”
李秀英问:“老茶树你说让别人给你留着,现在村里的老茶树都还在,除了我们自己有几十棵之外,其他都是别人家的,你打算怎么弄?”
“这个我也还没拿定主意,正想跟你们商量,看怎么办合适。”唐庆国道。
唐嘉木道:“爹,妈,这个事情我倒是有想过,因为之前我就一直觉得老茶树将来会值钱,所以曾经也想过一些方案,要不我把我的方案先跟你们说说吧。”
第38章
唐庆国与李秀英将目光聚集到唐嘉木身上。
“好, 阿木你说说你的看法吧。”唐庆国点头, 儿子脑子活络,他提的建议还都很靠谱,家里经济还因此有了极大的提高。
唐嘉木道:“现在村里的老茶树全部加起来也就一百来棵, 只有两处比较集中, 一处是我们家那一片,还有一处就是十斤大伯家那一片,别的都是零零散散的。现在大家都不想要老茶树了, 您要是去买,估计十几二十块一棵他们都要抢着卖,但是这样有点不地道, 以后老茶树值钱了他们也会不高兴。”
唐庆国沉吟:“嗯,有道理。”
唐嘉木继续说:“上次我提过换,那是因为当时觉得还得过好几年才会值钱, 所以想着先换过来,先保住了老茶树, 等它们值钱后再作打算。但是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老茶树升值的时间已经到了,所以换和买一样, 都不可行。”
“你接着说。”唐庆国道。
唐嘉木道:“那就只剩两种方式了,一种是您跟他们买老茶树的茶叶,从现在开始预订chūn茶,给高价, 让他们把自家的老茶树都好好打理起来。”
“还有一种方式要复杂一些, 您牵头, 把村里的老茶树都合到一起来统一打理,按老茶树的棵数入股,搞一个古树茶合作社,等卖了茶叶后按利润大家分红。”
唐庆国觉得听唐嘉木讲这些看似很深奥,却深入浅出,让他茅塞顿开。他都有点佩服起自己的儿子来,他说道:“阿木你这些想法都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比那些村gān部qiáng多了。”
唐嘉木笑道:“那是因为我想的时间长,像您这样突然要面对这种事情,马上就得想出办法来,换做我也是不行的。那您觉得这两种哪种好呢?”
唐庆国问李秀英:“秀英你觉得呢?”
李秀英道:“你们继续讨论我听着,第二种我都还没听懂。”
唐庆国道:“第一种就跟卖羊时差不多,我们跟他们买茶叶,再拿去卖,我们赚差价,他们也能挣钱。第二种,合作社我也只在报纸上见过,不懂怎么搞,阿木肯定也是书上看到的吧,更不可能有经验,反正现在gān什么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阿木你再给我们分析一下这两种方式吧。”
唐嘉木接着说:“第一种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但是有两个缺点。一是要说服他们相信,就得先给茶钱,至少也得给不低的定金,他们才愿意再去把老茶树捡起来;二是不能统一管理,茶叶的产量和质量都没法保证,一旦产量低质量差,他们第一年没赚到钱,以后还是会抛弃老茶树。”
“那第二种呢?”唐庆国和李秀英都极力想听听第二种,觉得比较新奇。
唐嘉木于是详细讲起了合作社的方案,因为这也是他最想要的方案。
“第二种简单地说就是说服大家把老茶树都合到一处来,每家按茶树的数量入股,由您来统一规划怎么打理和以后怎么卖,最后的利润按入股数来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