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嘉木知道母亲根本没把他的话当回事,只当他一个读书娃哪懂得养猪这些事。
他心想这事儿今天也急不过来,另找机会再说吧。便走出厨房喊上唐云要去接爷爷奶奶。
出了大门唐云却说要把背箩拿回家,父母不在家要顺便查看一下家里的灶台火,一会儿再过来。
于是唐嘉木就一个人走向了村子的中央。爷爷家和奶奶家都在村子中间位置,那里也是唐庆国兄弟三人没分家之前的老宅子所在地。
当年大伯结婚生子后,一家人在老宅子旁边又盖了一栋房子,分给大伯,奶奶跟大伯住。后来唐庆国结婚生了唐嘉木,又面临着分家过日子。
分家之前占地虽然不算小,但要再盖一栋楼却又盖不下,周围都是邻居,也没办法拓展,只得在村头划出一块玉米地,在那里盖一栋小楼,唐庆国一家三口才搬了过去。
唐嘉木从小就记得他家那栋小楼只有大伯和叔叔家的三分之二大,屋顶也没用瓦片,而是用木片和稻草扎起来铺盖在上面的,一开始还没事,但过个一两年就不顶用了,雨季的时候还会漏雨,日子差点过不下去。
还是有一年唐庆国把家里的年猪卖了,到大队的瓦厂买了瓦,才把屋顶修好。那一年只能看别人家杀年猪看别人家吃肉,李秀英看着两个孩子直掉眼泪。
当初分家也是赶巧,老大唐庆明最先结婚生子,分出去时已经有了两个孩子,当时还没包产到户,考虑到分出去后会很困难,所以就让老太太跟他们过,一来可以帮忙照看孩子,二来多一个劳动力也能多挣点工分。
轮到唐庆国和李秀英生了唐嘉木后,情况就有所不同,老三唐庆chūn还没成家,不可能让他一个人出去过,老头子也得跟着老三,还要给他娶媳妇呢。这样一来就只能唐庆国一家搬出去,而他们家人口少所以房子也盖得小。
最不走运的是当时已经包产到户好几年,大队里的瓦厂也不常烧砖烧瓦,只在村里几家人同时有需要的时候凑够一定数量才烧,于是没凑到数的唐庆国家就用木片盖了屋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