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周围一圈同行看来“闲的蛋疼”的服务竟然意外地很受欢迎。还真有不少网上经过这条街道的路人成为了希尔达的专属顾客,沉迷于每天给她投(…)币,顺便说上几句鼓励的话:
“加油!你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我们都知道没有手机有多痛苦!人类没有手机和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
“呜呜呜,姐姐我明白你的感受,我被迫戒网第3天了,我妈妈一定是想要我的命!我要把我的零花钱都给你!”
“你是我见过最认真的乞丐,加油!”
……
希尔达维持着自己的职业素养,对于听不懂的话一律采取略过态度。
收入的快速增长也招来了一些麻烦,哥谭本来就不是什么真善美的好地方,希尔达打卡的第三天,就遇到了几波不怀好意试图抢钱的家伙。她将这些纹身的青年人们亲切的称为“业余工作收入”,并且非常愉快的把他们带进当初那个招待杰克的小巷子里。
这群人来的最频繁的那几天,希尔达的业余工作收入甚至超过了她的正常所得。
很快,就没有人敢来找她的麻烦了。
可是,有不少同行突然学起了她的乞讨服务,先是有一个离她最远的家伙,颇有冒险精神的将自己的纸板字样改成了类似的模样,眼见希尔达态度十分平淡,完全不在意这种行为,便呼啦啦一大片都抄袭起了这种“倒计时”风格。
一时间,整条街都洋溢着数学的氛围。一群乞丐的相似行为形成了小小的规模效应,居然招来了哥谭日报的记者,这个记者对这一现象做了报道,还po到了网上,竟然离奇地上了推特热搜,成为当日沙雕新闻。
这一串的事情简直是多米诺骨牌的坍塌,产生了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后果。
有个家住哥谭的油管播主,十分具有挑事精神的换了一大堆的面额不等的美分、美元,专门跑到这条乞丐街——是的,无聊的网友把这条街叫做乞丐街,挨个考验他们的计算能力,要求他们在不使用计算器的情况下快速更改纸板上的数字。
其实这些计算并没有特别苦难,只是,鉴于会呆在这里乞讨的,要么是脱离社会多年的无业老人,要么是没有接受过长期教育并且早已遗忘学过知识的人,这种折磨就体现的尤为淋漓尽致了。
仿佛重温数学考试噩梦的乞丐们:“…………”你妈的,为什么?
他们纷纷败下阵来。有暴脾气的家伙直接把纸板翻面,并在背面用黑笔写上【FUCK YOU!!YOU SON OF BITCH】宣泄自己的愤怒。
播主还是笑嘻嘻的,他居高临下的抛下两句状似安慰实则有些嘲讽的话语,就转身去找下一个乞丐。
乞丐们也并非什么好人,大多数见状已经开始不爽,要么闭上眼睛对播主的骚扰置之不理,要么就干脆直言滚开。甚至有人骂骂咧咧扬言要告播主侵犯肖像权,可惜播主本人早有准备,从一开始,他就没有拍到过对方的正脸。
他被骂了半条街,终于走到了希尔达的面前,朝她碗里丢了一枚25美分和50美分的硬币。
希尔达营业一般的说了声“谢谢”,然后更改了纸板上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