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与孙策、周瑜交谈下来,一方面觉得长子成长了不少,眼界愈发开阔,另一方面又觉得他能结识周瑜这样志存高远、才华横溢的好友实在是幸事,不由夸赞道:

“庐江果然人杰地灵,伯符成长不少,还能有公瑾这样的至交,妙哉。”

周瑜谦逊道:“义父过誉了。”

周皎见三人不说话了,借机插嘴问道:“义父,按如今的情况,还有多久才能攻破董贼,进入洛阳啊?”

周瑜看周皎今日分外活跃,忍不住皱眉,刚想说她几句,孙坚已经道:“如今已是九月,等到入了冬,粮草充足,兵马强大,便可以挥师讨董了。”

周皎了然,顺便拍马屁道:“以义父的神勇,想必很快就可以攻入洛阳了。”

周瑜这才道:“不瞒义父,此次我与阿皎北上也是为了接外祖父南下,以求一家团聚。”

孙坚叹息道:“难为你们,乱世之中还能有这份心。”

三人暂时在鲁阳安顿了下来,如今已经是秋季,北方寒冷,周皎难免有些懒惰,不过周瑜可没打算让她放飞自我,每日照常督促她习武。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现在是小孩子,周皎的性子比以前活泼了许多,也就更想偷懒,不过毕竟习武是她自己提出来的,一次两次还好,多了她也觉得丢人,自然也不会每日偷懒,何况她还想着过几日随孙坚行军,到时候孙策与周瑜也不可能时时刻刻跟在她身边,为了自己的安全考虑,周皎当然要努力提高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了。

加之孙坚偶尔有空也会指导周皎一二,不过短短一个月,她的进步已经是飞速,已经能够和年长的人对招了,孙策就给她找了一个新的陪练——吕蒙。

“二郎力气长得真快。”吕蒙叹了一口气,道:“以前阿蒙挡一下就拦住了,如今二郎出招的角度愈发刁钻,我还要小心一些,不能硬接。”

周皎叉腰,臭不要脸道:“那当然啦,我的进步可是一日千里。”

吕蒙抹了一把汗,道:“二郎,再来!”

周皎将碎发别入耳后,握紧手中的木刀,笑嘻嘻地开口道:“好!再来!”她嘴上应得干脆利落,攥着刀柄的双手已经是微微发抖,显然撑不了多久了。

两人兵器相接,吕蒙不由有些讶异,周皎已经和他练了两三次,按理说早该累了,此时却还有余力,而且还越战越勇了,只这一份毅力就比其他人强的多。

周皎身高相比吕蒙要矮许多,她眨眨眼,居然攥着刀柄以两刀相接的地方为支点转了一圈,吕蒙被她这突如其来的一下子惹得重心不稳,向前摔去。

周皎狡黠一笑,用木刀轻轻地打在他腰上,道:“你输啦。”

吕蒙也不得不承认道:“二郎招式要比以往更加灵巧,也更加得心应手了。”

“练多了自然如庖丁解牛一般游刃有余嘛。”

“啊?”

周皎看他一脸懵,道:“游刃有余,出自《庄子》,一位厨师宰牛技术熟练,刀子能够在牛的骨肉间灵活穿梭,与熟能生巧、得心应手意思相近。”

吕蒙摸摸后脑勺,道:“我没读过几本书,不懂这些典故……二郎下次能不能说白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