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洛克听这听着,嘴角不由微微勾起,却还是保持了平静的语气。
“音乐人西格森从不轻易出现,更不随随便便地演奏。不过,班纳特先生诚心请愿,他就偶一为之。”
凯尔西笑着点头。比起歌剧院之行,她确实更期待租屋的一场独奏,起码在那里不用虚与委蛇。
“我走一步。”
歇洛克还算有几分良心,对凯尔西给以祝福。“或许对歌剧的不感兴趣刚好能拯救您,让您不用纠结于演出者的专业水准。祝您渡过美好的歌剧之夜。”
这一瞬,凯尔西忽然觉得最后一句不似祝福。
她猛地摇了摇头,多疑的病怎么又犯了。今夜,两人没有一同去剧院,古怪的运气绝对不会降临。
**
春天的夜晚。
伦敦西区,车水马龙,衣香鬓影。
西区有大大小小数十家剧院。近来风头正盛的无意是玫瑰剧院,其承办了来自意大利歌剧团金玫瑰的歌剧演出。
夜间十点,演出结束。
凯尔西诚如所言对歌剧没多大兴趣,只是随着其他观众一同鼓掌,无法像大多观众一般陶醉其中。
仅凭她的喜好,比起主演丝特芬妮·托比女士,更偏爱戏份不多的新人艾琳·艾德勒女士。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
凯尔西来此的重点是在演出结束后,与玫瑰剧院老板布莱曼的闲谈。
西区剧院步行即达伦敦大学。
布莱曼当然知晓最近一战成名的KS研究团队,非常愿意与背后的出资者建立友好关系。
凯尔西来此也别有目的,希望趁着《阿尔卑斯山奇遇记》爆红的东风,将它改编成戏剧。
小说改编成戏剧上演,不是外行能独断专行的事。从剧本、演员、赞助、演出地等等,必须与戏剧业内人士联手合作。
凯尔西不可能自爆笔名,但不妨构造一段与络腮胡相熟的桥段,受其委托前来探探口风。
她如此费心的原因很现实——为了赚钱。以后的研究不需要经费?伦敦的高消费不需要钱?谁都不嫌弃钱多。
“真是一个绝妙的想法。”
布莱曼难掩激动,早就听问凯尔西来自经济学院,专业出身就是很懂站在风口上赚钱。
“之前,我就对《阿尔卑斯山奇遇记》心动了,它很适合搬上舞台。可惜一直无法与三位作者联系上,班纳特先生,您的到来宛如及时春雨。”
《阿尔卑斯山奇遇记》为什么会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