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后面的马棚还有一匹马,外面有车架子。
天亮后,昭君又敲断两人的腿,再敲晕他们,拖进一间房塞进柜子里,早早的拖醒两孩子,催促他们洗漱,自己赶着转运行李去马车上。
带着两个孩子,昭君带着孩子,赶着马车,离开来县。
走之前,买了一个红泥小炉,还有小锅,小烧水壶,米面粮油。
“娘,我们要去哪儿?”掀开布帘,小峰伸出脑袋,询问到。
“去很繁华的燕都。”她已经知道来县在什么位置,离燕都也就几百里,只要路上顺利,几百里的距离也就十天不到。
到了燕都,定居下来,以后对孩子们也好。不管怎么样,燕都是国都,只要不掺和事,小日子总是能过的。
有了目标,昭君浑身是劲,中午在有点草的地方休息休息,人不需要休息,可马需要休息。
就这样赶路,一直赶了七天,终于望见了燕都那高高的城墙。
“小峰,盈盈,我们到了。”昭君兴奋的指着高高的城墙喊道。
两下慌忙的掀开帘子,望着外面,小峰好奇的东张西望,还感叹,“真热闹。”
小盈盈是个复读机,跟着哥哥一起感叹,“真热闹。”
城外也热闹,人来人往。
有背着包袱的,有挑担子的,有拎箱子的,有赶着牛车的,还有小汽车。
形形色色的,什么人都有。
孩子们有些小兴奋,兄妹俩叽叽喳喳的说着话。
驾着马车排着队,很快就轮到了她们母子三,交了点钱就顺利的进到城内。
母子三一看就不是什么需要重点关注的人。
守城的那些人,心里跟明镜似的,也没有过多刁难。
赶马车的女人,一脸的黑斑(假的),瘦的跟麻杆一样,也不符合他们的审美,快进去就是。
燕都古朴大气,没有明珠城的繁华热闹,但也不差。西式洋楼有,但不多。
大部分都是古朴的四合院。
进城后,昭君一直张望着,见到一位面善的老大爷,吁的一声,让马儿停住,昭君探出一半身体,询问着老大爷,“大爷,城里的牛马交易市场在哪儿?”
时间还早,先找一个地方卖掉马和马车,然后找间客栈住下。
老大爷操着一口京片子,手指指着一个方向介绍着,本地人,离城门口不远,过去不远,就有牛马交易市场。
认真记住老大爷指的路,昭君谢过大爷,赶着马车离开了。
卖完马与车架子,昭君雇了一辆牛车 ,就在交易市场往市中心而去。离市中心不远的一家旅馆门前停下。
在交易市场时, 她打听过来,月升旅馆口碑不错。里面也干净,价格也不高,伙计与店主人都不错。
进到月升旅馆,开了一间中等房间。
搬上行李,包括那些炉子啥的,一起进到房间归置好。
归置好,时间已经是中午,母子三出门,在外面觅食,顺便找房子。
从来县到燕都的路途,几次遇到危险。因为昭君胆大心细,冒着危险解决了危机。
其中还有侵略者中的军人,两个脱单的军人,都被她用计解决了。